探索面向未來的中國民樂發展之路
羅小慈
身處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當代民樂人應當積極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展現新氣象新作為。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指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為我們新時代文化工作者如何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指明了前進方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民樂人藝術創作的寶貴富礦。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積極踐行“民族音樂、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的藝術理念,以“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藝術態度,將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融入作品當中,不斷探索傳統民樂在當代的創造、創新之路,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海派民樂精品佳作。
今年國慶期間,上海民族樂團遠赴新疆喀什,開展“《國樂詠中華》喀什行”文化潤疆項目。作為樂團著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品牌,今年,《國樂詠中華》的演出足跡已遍布廣東、四川等地,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在音樂中,我們沿中華文明長河溯流而上,穿越五千年歷史時空,感受文明交融與時代回響,通過多元包容的民族音樂,奏響屬于每一個中國人的自信和期許。
中國民樂跨越古今的長時段發展歷史,呈現了兼收并蓄、多元交融的動態脈絡,這是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賦予的精神底色。作為中華文明精神的有機載體,中國民樂更應該積極走上世界舞臺,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寬廣襟懷,著力加強民樂藝術的國際傳播能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這是中國民樂和民樂人在新時代應當承擔的新使命。近年來,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風雅東方》《霸王》等作品應邀赴3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和演出,登上巴比肯藝術中心、巴黎愛樂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肯尼迪藝術中心等世界一流音樂廳的舞臺。這些走向國際舞臺、收獲廣泛反響的成功經驗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和期待,中國民樂能夠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覓得知音,能夠成為全球音樂愛好者在欣賞古典音樂時的又一種選擇。
未來,我們還將更加堅定地解放思想、守正創新,通過藝術創作不斷探索傳統民樂的當代價值,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著力加強民樂藝術的國際傳播能力、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ㄗ髡邽楣殴~演奏家、上海民族樂團團長)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