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育日,金山開展百余場文化活動,讓市民就近享“文化大餐”
4月8日,以“人民城市 人人出彩”為主題的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正式啟動,百余場文化項目在金山各文化場館、公園、廣場等有序開展,助力上海社會大美育計劃。當天,金山以文藝匯演、藝術賞析、沉浸式體驗以及專題特展等文化服務項目為基礎,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開展全天候的文化服務,讓市民就近享受“文化大餐”。
“一起來加油干……”上午9:30,金山區文化館劇場里傳出振奮人心的歌聲,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金山區“城市美育日”主題活動暨群眾文藝大匯演率先拉開美育日活動的序幕,集結了區內優秀群文團隊和社會文化團體,民樂《萬疆》、歌舞《一起來!加油干!》、蓮湘《快樂的方式》等十多個特色文藝節目搭建起了人民的舞臺,共襄群文盛會。
市民文化節十年,山陽民樂、呂巷舞龍、朱涇花燈等傳統節目也都相伴走過,有底蘊更有傳承。“美育滋養心靈,藝術觸達心靈。正是這樣的舞臺,讓文化惠民親民,讓我們老百姓有了展示的機會!”多次參與演出的青年歌社歌手梅蕾琳如是說。
當天下午,文化館一樓大廳里還舉辦了“詩意千古 樂韻唐風——唐代音樂詩詞鑒賞會”活動。在李白、白居易等詩人的筆下,古箏是“輕打銀箏墜燕泥,斷絲高娟畫樓西”,古琴是“客洗流水,余響入霜鐘”,琵琶是“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現場老師通過詩詞與音樂的完美交融,營造出濃濃古風意境,向觀眾傳遞中國傳統音樂與文學的特有魅力。
這樣獨特的人文美育課堂,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好評。據悉,作為“鑫美育驛站·午間藝小時”的內容之一,這樣的鑒賞活動將持續推出,以滿足市民對人文美育的需求。
同時,在海鷗美術館里,則進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城市美育傳統雅集,以傳統展覽和場景再現的方式演繹傳統文化,包含詠茶會、傳統古琴、字畫賞析等,觀眾可以沉浸式體驗互動,在品茗、揮毫、演奏的過程中,身臨其境感受傳統文人生活和文化禮儀,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雅集中,還有專業老師展示指點,大家相互交流、相互鑒賞,以文會友不亦樂乎。
“古琴音律曲韻流觴,一筆丹青聯通古今”。在這道美麗的風景線里,積極參與進來的市民們自然有著最深切的感受。年過六旬的趙阿姨表示,“市民文化節是老百姓自己的節日,我們很喜歡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很熱鬧。感受藝術的魅力和美感,滿足了我們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文化館二樓展廳里,“多元·無界”——上海青年水墨畫邀請展,通過95后年輕人的視角、思路,打破邊界,綻放多元,展現另類藝術視覺大餐。
人民節日,向美而生。據了解,“城市美育日”當天,金山區通過區、鎮、村居三級公共文化場館,舉辦了展覽、演出、親子課堂、非遺傳承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直接參與市民人數達3萬多人次。“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各方參與、群眾受益”的辦節模式,讓市民群眾充分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暖意、愜意和詩意。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