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凡日常注入情感溫度
綜藝《是好朋友的周末》劇照
余俊雯
自“0713再就業(yè)男團”伴隨著《快樂再出發(fā)》重新翻紅后,越來越多的真人秀將敘事視角對準了“熟人”關系。今年夏天,《快樂的大人》《是好朋友的周末》《團建吧!七齋》《中國好滋味》等友情向社交綜藝集中上新,以團建式的敘事基調和松弛的氛圍感成為慢綜藝賽道上的全新探索方向。為何綜藝創(chuàng)作越來越傾向于“熟人局”?又該如何恰當選擇綜藝節(jié)目里的嘉賓?背后蘊含的嘉賓美學議題值得探討。
親疏遠近,對于嘉賓藝能感的不同釋放
“人”是綜藝節(jié)目的核心,不同于電影、電視劇藝術形態(tài)中的人,綜藝節(jié)目里的“人”是活生生的“我”,是以本人真實的身份、面貌、性格、思想意識進行表達、表演的主體,其個人表現、與他人之間的碰撞反應共同構筑了節(jié)目的具體內容,躍然于屏幕成為受眾的凝視對象。尤其是真人秀節(jié)目,依托“人”而建構節(jié)目主題,嘉賓融主持、表演、互動于一身,承擔著更為復雜全面的角色功能。節(jié)目內容的精彩程度更加依賴嘉賓本身的人格魅力,節(jié)目與人之間的聯(lián)結度更加緊密,相互賦能以彰其特。
因此,嘉賓之間的關聯(lián)度成為當下節(jié)目確定人選的重要考慮要素。克爾凱郭爾在《關于人的本質的哲學》里談到人的真正存在其實就是一種關系,一種自己對自己的關系和一種對他人的關系,人作為全部社會關系體系集中而具體的表現,是這些關系自覺而積極的體現者和創(chuàng)造者,這在綜藝節(jié)目中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盡管綜藝也存在劇本大綱的引導,但帶有模糊性指向,節(jié)目錄制過程抓取更多的還是嘉賓真實、即興的反應和表達,以及他們之間的碰撞火花。具體到不同節(jié)目中,對于嘉賓關系的訴求各有異同,其中的深意也大有玩味。
從當前的綜藝市場反饋來看,以明星為主要參演嘉賓的節(jié)目,彼此熟識度愈高,呈現出的節(jié)目效果愈好。例如《歡迎來到蘑菇屋》,當初是作為新一季《向往的生活》開播的臨時預熱節(jié)目。由于經費有限,節(jié)目組找到陸虎,請他召集友人共同參與錄制。于是,他呼喚了一幫同為“快樂男聲”的老友前來體驗田園生活,沒想到這檔輕體量綜藝取得了驚人的收視成績,之后在觀眾們的真情呼吁和熱烈追捧中誕生出了真正為他們六人量身定制的團綜《快樂再出發(fā)》,成為大陸綜藝史上一檔完全原創(chuàng)的,也是為數不多由觀眾自主傳播并反向催生的國內高分綜藝代表。節(jié)目通過“音樂”線索貫穿整場旅行體驗,以“友誼”作為溝通交流的切入點,展現具體的人與人的關系、失意中年之間的感同身受和再就業(yè)奮發(fā)的惺惺相惜。因為嘉賓之間有著刻骨銘心的共同回憶,且在這15年間經受著較為相似的波折坎坷,所以他們展現出來的狀態(tài)非常真實、自然,給予普通人的同理心和設身處地的著想也更加切實、溫暖,贏得了大眾共鳴。盡管節(jié)目硬件設施較為簡陋,但其內容表現和價值觀輸出都足夠真誠,為節(jié)目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正向引領作用。
當前,聚焦明星群體的熟人社交正在成為吸引年輕人關注的綜藝新樣態(tài)。根據不同的主題架構和嘉賓關聯(lián),主要體現為以下三種類別:以戶外共同參與的具體形式實現好友匯聚,如旅行真人秀《快樂再出發(fā)》、露營真人秀《是好朋友的周末》;以固定搭檔加上與其他好友連接的層級模式展開場景化空間聚會,例如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的《毛雪汪》,節(jié)目每期的議題設置均由“MC”(固定節(jié)目嘉賓)毛不易和李雪琴共同決定,被邀請的飛行嘉賓要么本身就是他們的好友,要么是他們想要成為朋友的人,充分發(fā)揮嘉賓的自主性(總臺新青年生活分享節(jié)目《你好生活》亦如是,以撒貝寧、小尼為主要人物,通過每期不同好友的參與合力完成節(jié)目演出任務);從已熟知的群體中凝練衍生出的定向團綜,例如為《浪姐》第四季成團姐姐們打造的《中國好滋味》。
盡管這些節(jié)目涵蓋了旅行、美食、談話、推理等多樣題材,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注重內容的陪伴性和治愈性,強調嘉賓自身對公共話題的私人化表達,因此既需要保證嘉賓本身對節(jié)目話題的討論興趣,又要激發(fā)嘉賓之間的真情互動,而實現這二者的氛圍基礎通常建立在彼此熟稔的場域中,畢竟人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更能表現得輕松、自在,敢于展現冒犯、吐槽的藝術表達形式,這樣的溝通氛圍不僅有利于提升嘉賓的藝能感,還有助于后期在嘉賓們的真誠表達和分享過程中提取節(jié)目亮點與精華。
而以素人參與為主的養(yǎng)成類、選秀類節(jié)目,則更適合從“陌生”關系入手進行打造,一方面展現嘉賓性格特征的多樣性,另一方面激發(fā)彼此碰撞的意外感,從而通過從“陌生”走向“熟悉”的關系動線立體化展示人物的成長,以不斷產生的沖突、矛盾制造新奇感、意外感,拓寬審美層次,豐富審美快感。例如今年爆火的綜藝《種地吧》,十位素不相識的小伙子在192天朝夕相處的田地里,成長為風雨與共、收獲62.66噸可供萬余人食用一個月稻谷的麥田守望者。
真誠,歸根結底的出彩秘訣
好的嘉賓不僅能夠提升節(jié)目的精彩度,還能通過自身的思考延展節(jié)目的思想價值,與屏幕前的受眾實現情感共鳴。因此,熟人社交綜藝的嘉賓選擇更為復雜,在不考慮預算的前提下,除了嘉賓之間的熟識度、關聯(lián)性之外,還需綜合他們自身的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
首先要有足夠的真實。好的真人秀盡力追求“真”,要求嘉賓在鏡頭前既不故意偽裝、隱藏,也不硬凹人設,以自己本真的模樣充分融入到節(jié)目情境之中。《奇遇人生》第一季就因真實獲評豆瓣高分。節(jié)目里不再充斥花哨的套路、勁爆的八卦,而是在主持人與好友共同奔赴的一場場觸及心靈的旅行中探索人生。節(jié)目以柔和的敘事節(jié)奏、真實的人物動態(tài)和克制的情緒把控為我們展現了嘉賓們的不同人生觀,引發(fā)受眾深思。
其次要具備較強的共情能力。共情可以有效形成不同人群的鏈接,從而將平凡日常注入飽滿的情感溫度,加深理解與溝通。當《快樂再出發(fā)》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從而贏得更多招商后,嘉賓陳楚生主動提出要給幕后工作人員漲薪,并向工作人員真誠告白:“這是我們共同的節(jié)目,不是只有我們六位嘉賓的節(jié)目”,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觸動了屏幕前的受眾,增添了節(jié)目的溫情色彩和人文關懷。
機智的反應能力同樣重要。快速敏捷的反應能力不僅能夠在關鍵時刻有效化解尷尬,還能為節(jié)目提供意想不到的笑點,豐富節(jié)目的趣味性。例如徐志勝和汪蘇瀧總是能夠憑借他們敢于自嘲的娛樂精神和機智快速的反應能力,將與自身或對方有關的代表性標簽、事件拆解為插科打諢的“梗”,轉化為互動語料,增添了節(jié)目的娛樂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具備一定的人生見解。真人秀具有高度的隨機性與變化性,在此過程中更容易彰顯嘉賓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心智。李雪琴在《桃花塢》中曾說:“我從來沒有在哪一次生離中流過眼淚,因為與還健在的人離別是這個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從此離別之后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而重逢是第一浪漫的事情”,詩意的語言、溫暖的基調帶領受眾重新解讀了人與人的關系,為節(jié)目添上一抹浪漫主義色彩。這些既是嘉賓的“金句”,也是節(jié)目的價值觀輸出,嘉賓作為替代式體驗主體,唯有具備一定的人生閱歷和文化修養(yǎng),才能以真實、真切的表達發(fā)表相關見解,以當下情境相同的身份、立場聯(lián)通受眾與自我,賦予“此刻”“瞬間”全新的解碼意義。當嘉賓的這份具有私人化情感體驗的表達引發(fā)了屏幕前具有相似經歷的受眾的共鳴,能夠促使受眾從觀看節(jié)目的公共空間中再度建構出專屬自我的個體情感空間,通過鏡像演繹形成情感投射與認同,從而獲取審美升華。
綜藝,歸根結底是關于人的藝術,依賴嘉賓們的具身性體驗和情感化表達,唯有真誠才能被看見,被認可。而真誠的前提是尊重,一方面,需要節(jié)目創(chuàng)作團隊尊重嘉賓,不把他們作為單純的消費工具,充分激發(fā)他們作為“活生生”的人的能動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嘉賓尊重節(jié)目與觀眾,全身心投入內容生產,而不只是當成任務通告走過場,雙方秉承“彼此成就”的理念在足夠的尊重中建立信任聯(lián)結,共同為節(jié)目賦能,從而實現與觀眾的真誠對話。
(作者為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與傳媒學院講師,藝術學博士)
隨便看看:
- [娛樂圈]《莫斯科行動》曝預告 劉德華張涵予黃軒搏命廝殺
- [娛樂圈]《特工任務》:諜戰(zhàn)劇的新穎架構與當代視角表達
- [娛樂圈]《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走向“小情節(jié)”,改造青春劇
- [娛樂圈]天后也抄襲?新歌MV幾乎照搬原版,太尷尬了吧!
- [娛樂圈]國慶檔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曝“就愛吧”版預告
- [娛樂圈]乘著海峽的風追逐電影夢
- [娛樂圈]《封神》威尼斯推廣 “新影像”論壇舉辦
- [娛樂圈]十年磨一劍,《大宅門》為何如此經典
- [娛樂圈]國產科幻短片集來了,《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公布創(chuàng)作計劃
- [娛樂圈]《一杯上路》曝調酒師特輯海報 王家衛(wèi)天才槍手導演共創(chuàng)治愈之旅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