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五年爛尾樓,半載變新房
新春時節,內蒙古河套地區依然天寒地凍。在作為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保交樓”項目的朗潤園住宅小區五區,居民全永利家中卻暖意融融。全家坐在餐廳吃著熱騰騰的飯菜,門窗上的“喜”字窗花襯托出節日的喜慶。
全永利指著裝修一新的房屋說:“當年我買的樓房爛尾了好幾年,2023年趕上國家實施‘保交樓’政策,讓我家在今年春節前住上了新房,給兒子辦了喜事,圓了全家人的安居夢。”
據臨河區住建局局長徐建軍介紹,朗潤園住宅小區項目于2016年開始建設,受各種因素影響,工程一度停滯,交付推遲。自國家出臺“保交樓”相關政策以來,臨河區于2023年4月復工該項目,通過購買開發商資產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建立項目資金監管專戶,確保專款專用。徐建軍說:“我們全力推進朗潤園住宅小區‘保交樓’各項工作,幫助開發商加快推進項目續建工作,確保業主及時辦理收房手續。”
巴彥淖爾市地處農牧結合帶,過去城市建設投資欠賬較多,住宅項目建設資金較為緊張,共有86個已售逾期難交付風險項目,共計24670套住房。為推進“保交樓”工作,巴彥淖爾市壓實主體責任,積極籌措、協調“保交樓”項目貸款融資事宜,幫助企業籌措資金解決困難,確保分批對已售逾期難交付、信訪矛盾集中的房地產風險項目完成交付。
近日,臨河區峻峰華庭住宅小區也呈現出新春新氣象,門口掛著“歡迎回家”的橫幅,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A號樓住戶劉文錦說:“我們感謝政府的‘保交樓’政策。雖然我們入住樓房的時間等得有些長,但政府主動作為,幫助解決難題,讓我們在2024年春節前順利入住。”
臨河區常務副區長劉浩告訴記者,峻峰華庭住宅小區A號樓項目于2016年開工建設,涉及居民216戶,原計劃于2019年交工。受開發商資金周轉困難等因素影響,該項目沒有按計劃交付。臨河區借助國家“保交樓”專項借款政策的東風,積極為開發商申請“保交樓”項目貸款,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目前,該項目216套住房已全部交付。
目前,巴彥淖爾市已將86個住房項目全部納入“保交樓”范圍,已撥付22.78億元專項借款,已交付19463套住房,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交不了樓”“回不了家”問題,讓廣大群眾更加踏實買房、安心住房、放心辦證,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本報記者張洪河 李云平 侯維軼)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