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兼華南分會主席高志豪:大灣區能吸引歐盟企業投資創新技術、未來產業
3月29日,“投資中國年”廣東專場推介活動在廣州舉行,再次釋放招商引資的積極信號。今年,廣東明確把招商引資定為“一把手”工程,一方面積極派出招商團隊奔赴歐洲、東南亞等區域積極推介,另一方面將全力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等活動。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二十周年,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和經貿互利合作迅速回暖升溫,為全球繁榮穩定帶來更多信心和希望。歐洲是廣東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之一,今年以來,廣州、深圳、惠州等城市組織招商代表團赴歐洲開展投資促進交流活動。
歐盟與大灣區的合作前景如何?歐盟企業在大灣區投資的意愿如何?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領域,歐盟企業有哪些潛在的投資機遇?圍繞這些問題,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兼華南分會主席高志豪。
在他看來,政府要在中國和歐洲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增強雙方信任,加強合作伙伴的見面會談。大灣區目前非常適合創新技術發展,歐盟企業比較關注“雙碳”相關的先進制造業、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投資機遇。同時,隨著現代服務業的擴大開放,歐盟企業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好的發展機會。
歐洲能源結構變化帶來海外投資需求
南方財經:你如何看待大灣區的供應鏈復蘇?歐盟企業與大灣區企業在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前景如何?歐洲企業在大灣區投資的意愿如何?
高志豪:我認為,大灣區優質的營商環境是眾所周知的。現在供應鏈幾乎恢復正常,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之前所有的航運公司和運輸手段都受到了很大的干擾,但現在已經恢復正常,這對歐洲公司有很大好處,他們不必擔心可能會有一些材料短缺,一切都恢復了正常運營。
早在大灣區成立的三十年前,粵港澳地區就已經是著名的世界工廠了,世界各地的公司來到這里開展生產,組建他們的制造工廠?,F在這里已經提升至一個新階段,基礎設施條件非常好,企業知道他們可以依靠這個區域、這里的供應鏈,他們也知道大灣區非常適合創新技術的發展。這就是他們來這里的原因,他們知道在這里可以很快地實現新技術成果。
南方財經:從投資來看,汽車、化工、醫藥行業都是歐盟在大灣區投資的重要領域,歐洲企業為什么愿意深耕大灣區市場?
高志豪:你剛剛提到的都是一些高能耗行業,歐洲企業知道,目前在廣東省或大灣區,他們可以成立一個大型跨國公司,而且他們對可再生能源持開放態度。
現在由于歐洲的能源危機,那里的能源價格相當高,因此對他們來說,在廣東省或中國其他地區的生產成本更低,所以他們最近在廣東省投資了很多工業項目。其中一筆大投資就是粵西的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總投資100億歐元。
南方財經:今年,歐盟企業更關注哪些投資領域? 特別是在大灣區的新興產業中,比如先進制造業、“雙碳”相關產業?
高志豪:正如你提到的,碳和脫碳是非常熱門的話題之一。我們需要開發新技術,而歐洲公司可能有相關的技術。大灣區是實現新技術的好地方,因為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其他值得關注的領域有人工智能,比如最近很火的ChatGPT,這方面的發展是當下的熱門話題,我認為它吸引了很多對未來投資的關注。
南方財經:當前能源結構的變化對歐洲企業海外布局有何影響?廣東在吸引或承接歐洲轉移產業方面有哪些資源和優勢?
高志豪:俄烏沖突對歐洲的能源形勢和平衡產生了很大影響,來自歐洲東部和俄羅斯的能源或多或少被切斷了,所以這些國家必須找到不同的能源,他們沒有B計劃?,F在能源價格上漲了,高能耗企業幾乎無法再承受制造成本。
但我認為廣東省和大灣區不會受到影響,他們仍然可以提供一個合理的能源價格。一些歐洲公司被這些所吸引,他們寧愿在這里擴大和擴展設施和生產,而不是在歐洲。
大灣區提供創新技術發展的良好環境
南方財經:廣州發布促進外資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重點引導外資進入制造業,在這樣的支持下,外資企業在制造業有哪些機會?
高志豪:今年1月,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可以看到,我們有很多宏偉的計劃,比如為大型項目創建平臺。一些非大灣區城市也參與其中,因為他們也渴望吸引企業在他們的城市落戶。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舉措,由政府計劃在高科技零部件領域建立一個數萬億元人民幣的大項目,這主要是由數字化轉型推動的。
我認為歐洲公司也能滿足參與其中的要求。有了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企業可以在大灣區進行研發,找到進一步生產的地方,然后從這里走向全球。比如,深圳是眾所周知中國創新產出最高的城市,未來大灣區有進一步成長的巨大潛力。
南方財經:在財稅支持、商事注冊、人才等方面,外資企業更注重哪些政策,為什么?
高志豪:大家都想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建設,都想要一些支持,以在運營和未來的技術上投入更多資金。所以,如果政府可以提供稅收優惠和租賃優惠,為初創公司提供更便宜的租金,這將對企業在大灣區落戶大有幫助。
另外,個人所得稅以及一些吸引人才的特殊項目,也有助于將人們聚集在大灣區,企業需要一個能輸出大量創新技術和新思想多元文化的社會。
南方財經:你如何評價廣東的營商環境?對提升營商環境有什么建議?
高志豪:一直以來,廣東都支持經商營商,為企業提供非常友好的環境。在廣東的歷史中,優質的營商環境從未缺席。這也是深受企業,尤其是歐洲企業青睞的。
在廣東注冊一家新公司并不難,納稅很容易。這對公司來說總是有好處的,人才更容易來到這里。當然,現在邊界是開放的,但是大家都需要申請簽證,我相信未來這個流程會簡化。
歐盟企業在服務業、制造業尋找機遇
南方財經:廣州正在以戰略性產業集群為重點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并計劃在歐洲等地設立招商聯絡站,這對廣州吸引外資有什么影響?
高志豪:我認為政府在中國和歐洲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在過去的三年里,受疫情沖擊,中國對外開放程度有所影響,沒有發生國際上大規模的人員往來。
我們歐盟商會在中國,了解這里的實際情況,但是在歐洲的人們不了解真實情況,他們只讀、聽和看新聞,而有些新聞有點過度反應了,讓大眾對中國的看法產生了一些影響。所以消除誤解、贏回信任十分重要。
我們與中國貿促會舉行了多次會議,他們也有自己的辦事處,還有廣東貿促會、廣州貿促會、深圳貿促會,他們非常希望能去歐洲,在那里與合作伙伴見面。我的建議是,可以設立招商聯絡站,但要在合作伙伴身上花足夠的時間,交換意見和留下真誠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南方財經:廣州已經被評為國家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綜合試點,未來外資企業參與服務業有哪些機會?
高志豪:服務業將會不斷壯大,在中國的需求也會更高,比如老年人的醫療保健、養老院和職業培訓教育中心。目前,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已經發生變化,65歲以上或70歲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很大的一部分。
養老照護是即將起飛的一個大產業。這些產業在歐洲國家已經很成熟了,它們在養老院的建設、照顧老人等方面擁有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我認為,歐洲企業與中國當地企業家和當地政府一起可以做出很大的貢獻,建立起專業的康養產業。
還有醫院,目前醫療產業也在增長?,F在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很大,而且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運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在大灣區,智能醫療可以充分發展,因為這里有基礎設施,有勞動力,也有技術,是一個發展醫療產業的好地方。
關于教育,在歐洲我們有雙重教育,有創業、實習或職業培訓等實踐課程。這意味著學生們有60%的時間在公司工作,40%的時間去上學,一共是3年的課程。這將確保有足夠的技能人才滿足國內外公司的需求,他們都將從中受益。所以我認為,服務業中有很多發展機會。
南方財經:今年是中國的消費振興年,也是廣東的消費振興年,這將給外資企業帶來怎樣的機遇?
高志豪:從歷史上來看,企業來到這個地區生產,幾乎百分之百的產品都用于出口。但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更大的消費市場。因此,這些公司正在發展更多的中國在岸業務,政府也正在努力推動中國的消費復蘇。
這對消費、電子和食品行業的歐洲公司也有好處,他們能夠增加生產能力和設施,成為中國消費復蘇的重要力量。我認為推動消費是好事,因為我們都知道經濟需要增長,而今年廣東對GDP的要求或計劃是增長5%以上。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和佳 趙越 李振
制作:肖航 實習生張筱甜
拍攝:朱景輝、梁遠浩、肖航、章啟良
字幕:柳寧馨 實習生吳素嫻
設計:林軍明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艷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