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消費增長強勁 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五一”假期,北京、上海重點商圈的客流量成倍增長,旅游景區游客爆滿,餐飲、電影、綠色家電等各類消費市場都呈現出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超過2019年同期。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旅游市場火熱
“售空”“售罄”“約滿”成為假期旅游市場的高頻詞匯。線上旅游平臺數據顯示,部分熱門目的地往返火車票開售即售罄,熱門酒店滿房、熱門景區門票銷售一空……“五一”假期,旅游消費“井噴式”增長。
去哪兒平臺的數據顯示,因燒烤“火”出圈的淄博,酒店預訂量比2019年增長20倍。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郭樂春表示:“不僅因為淄博燒烤的‘煙火氣’,更是當地真抓實干的政府、誠信經營的商家和熱情好客的市民,為旅客帶來良好出游體驗。”
跨省游、長途游、跟團游、親子游等多種旅游方式都呈現較快增長。攜程平臺報告顯示,假期國內跟團游訂單量同比暴增11倍;途牛旅游網數據顯示,親子客群成為“五一”旅游消費主力,訂單占比為35%。
出境游也是復蘇態勢明顯。飛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出境游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0倍,其中90后是今年“五一”假期出境游的主力軍,占比超六成。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時代文旅研究院院長吳若山認為,此次“五一”假期全國旅游需求井噴,“人從眾”現象處處可見,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顯示我國旅游市場擁有極強的發展韌性和蓬勃的活力。
餐飲、娛樂市場繁榮
呷哺呷哺北京六里橋和諧廣場店這個“五一”異常忙碌。營運經理羅曉霞介紹,假期消費者每天10點就開始排隊取號,11點進店營業開始,一整天都呈排隊狀態,好多消費者等不了堂食就直接外帶回家就餐了。
“五一”期間,餐飲、娛樂市場呈現活躍繁榮的景象。支付寶數據顯示,餐飲行業訂單同比增長超五成,訪問增幅最大的幾個餐飲品牌包括云南的新茶飲品牌霸王別姬、上海網紅拉面馬記永、南京連鎖中式點心青露饅頭、延吉延邊美食米村拌飯、福州中式漢堡塔斯汀。
文化娛樂消費方面,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5月3日19時42分,2023年“五一檔”(4月29日至5月3日)檔期總票房突破15億元,是中國影史票房第三高的“五一檔”。
在消費券的帶動下,各地綠色、智能商品消費也在假日迎來“小高峰”。以北京為例,“京彩綠色消費券”聯動京東、蘇寧、小米、紅星美凱龍等19家企業,覆蓋了電腦、洗衣機、智能門鎖等55大類超兩萬款商品。重點平臺智能設備、影音娛樂、攝影攝像類商品的假日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8.1%、50.3%、42.4%。
假日消費帶動力強
據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估算,吃一頓山東淄博燒烤人均消費50元,帶動當地交通、住宿等消費750元;一張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門票僅需50元,帶動當地交通、住宿等消費1450元;一碗廣西柳州螺螄粉人均20元,帶動當地交通、住宿等消費975元……這些都體現出假日消費帶動力強。
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的一個窗口,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費成績單體現了我國內需增長的活力和潛力。
綜合看,假日消費增速較快。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46.6億元,同比增長21%。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3498.9萬人次,同比增長76.5%。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表示:“從短期來看,假日經濟帶動了整個消費市場信心的增長,不僅將之前受壓抑的消費釋放出來,而且還進一步激發了旅游、文化、娛樂等市場的消費潛力。從長遠來看,整個假日經濟的發展也將有利于生產端企業的復工復產,更好地促進國民經濟循環。”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