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再起!日本印度果斷拋棄美國,八大產油國為何制裁歐美?
在拒絕響應拜登政府的“增產號召令”之后,今年4月沙特與俄羅斯帶領石油輸出國組織給拜登又一記“重拳”。
他們聯合宣布了一份持續將近8個月時間的“自愿減產計劃”,多國總計將減少日均165萬桶石油以“確保市場平衡”。
對此美國多家媒體將其稱為“對美國民主黨人的警告暴露了美國經濟受制于人,在外國石油生產商制裁下的脆弱”。
此次宣布減產的石油輸出國分別有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阿曼、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以及俄羅斯,減產最多的是沙特與俄羅斯,分別減產50萬桶/日。
這次石油減產計劃的實施規模是比較大的,165萬桶/天這個數字看上去可能比較抽象,那么我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
中國2022年石油石油進口量約5.1億噸,其中有約8800萬噸石油進口自沙特,換算過來約175萬桶/天,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消耗了全球約14%的石油產量,這次石油減產計劃可以近似看作在2022年的全球石油產量基礎上減產3%左右。
看上去似乎并不多,但要考慮到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產品,是工業體系的燃料,全球石油市場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減產3%足以對油價造成顯著影響,事實上在OPEC宣布減產之后一天時間內油價就已經上漲了超過15%。
這種全球范圍的影響,受害者當然不可能只是美國,只是說美國作為國際體系的主要受益者面對這種事件也肯定會受損比較多。
實際上油價上漲的影響是全球范圍的,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避免自己受到影響,中國這種經濟上高度外向與國際接軌的主要經濟體同樣如此,中國作為當下全球體系僅次于美國的主要受益者受到影響還比較大。
考慮到當下的國際經濟形勢,總體上仍然深度地處于一次規模、嚴重程度都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地一次全球經濟危機中,石油輸出國減產必然影響經濟復蘇,甚至加劇經濟危機。
但站在中國角度講,這種局面也很難避免,因為當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究其本質,它已經超出了“經濟”的范疇,要解決的困難并不在于經濟層面,而是在于政治層面。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經濟形勢來講其實也很糟糕,但為什么能夠比較快結束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年中美之間比較緊密的經濟合作,在1998-2018年這二十年時間里,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整體上存在緊密的默契,雙方步調一致手段互補互相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
雖然有些時候因為美國金融產業的貪婪仍然避免不了經濟危機,但危機也能得到控制,而當下這種緊密的合作已經不存在了。
2021-2022年中國這邊努力倒是不少,結果美國人不領情,還順帶把咱坑了,202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6.3一路下跌到7.3就是結果。
因此雖然許多美國媒體痛斥石油輸出國減產,把經濟危機的帽子甩給他們,但這并不客觀,石油輸出國們減產確實不利于全球經濟復蘇,但為什么人家不愿意增產呢?
造成這種現狀以及將大環境變成現在這樣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美國要承擔比較主要的責任,而且站在石油輸出國的角度講,現在不減產自己太吃虧了,等于是賤賣了油還得花高價買美國人的輸入性通脹,略微減產反而能增加他們從石油貿易中獲得的收入。
所以我很反感“制裁”的說法,就現在這個市場環境,OPEC若不減產,他們仿佛在做慈善!而如果要說他們制裁了美國,那絕對不只是制裁美國,其對經濟的影響是全球范圍的。
更重要的是,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表明了一種現狀:美國對石油輸出國(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已經顯著地衰弱,衰弱到了后者已經可以在經濟政策上拒絕與美國合作的程度,而且在不久之后這可能會引爆美國經濟危機的隱患。
在俄烏戰爭爆發后,美國一方面是制裁俄羅斯,拉著歐盟一起制裁,另一方面他們也試圖在繞開中國的前提下去提振國際經濟。
具體來說2021、2022年美國兩度“開倉放油”試圖平抑油價,為此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量已經降低了40%,他們還呼吁OPEC增產,但正如前文提到的,這個增產要求沒有得到任何響應。
也不是完全沒有得到任何國際響應,其實前兩次拜登政府開倉放油的時候,日本和印度反應很快就去捧場了,印度還一次拿出了自家戰略庫存的20%,日本也拿出了很多石油儲備。
但問題是平抑油價這種事情,你靠開倉放油只能維持一時,長期操控油價還是要靠控制OPEC。問題就出在這,現在OPEC差不多等于是自己拿了定價權,結果在2022年的第二次開倉放油倡議中,印度、日本都不買賬了。
特別是日本,表面上看似恭順,還要整軍經武幫美軍打仗,實際上一邊變賣美國國債,一邊想方設法把美國拉進中美戰爭,就想著靠這一戰擺脫控制。
扯遠了,回到石油上,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一般是每年的上半年補充、下半年放出,但今年上半年趕上油價上漲,可能他們拿不出錢買油補充庫存,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在12-18個月后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就會降低到10%以下的危險線。
油價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對中國來說當然也重要但沒有那么重要,全球油價和美國的預期通脹在發展趨勢上看是掛鉤的,油價高那么通脹預期也不可避免提高。
拜登政府目前面臨的態勢就是如果不改變現狀,那么高通脹將從他上任的那天持續到它第一個任期結束的時候,長期的通脹問題可能不是很利于拜登未來連任,而且這種糟糕的局面恰恰還是拜登一手造成的!從他開始當副總統的時候就埋下的禍根。
前些年拜登在奧巴馬政府任內擔任副總統職務,考慮到他的影響力,拜登這個副總統的含金量要比歷史上美國絕大多數副總統更高,他做了很多事情,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唯獨在“石油”這個問題上干了不少蠢事。
再加上前任總統特朗普搞出的歷史遺留問題,這一系列因素導致了目前美國對中東地區控制力嚴重衰弱,衰弱到OPEC自己定價不搭理白宮的程度,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前些年我們經常能看到說美國能靠頁巖油自給自足的說法,直到今天也能經常看到有專家會這么說。這個話放以前絕對沒問題,但現在這個說法已經不成立了。
前些年美國頁巖油產業發展很好,但是奧巴馬任期內打“環保”這仗牌的時候被打壓地厲害,特朗普上臺之后明面上確實說要支持頁巖油。
但特朗普這人他不是共和黨建制派,卻繼承了共和黨的優良作風:“雷聲大雨點小”,總之他并沒有拿出很有效的舉措提振美國的頁巖油產業。
當年美國為什么能單方面給石油定價呢?
一方面當然是對中東控制力強,但另一方面要注意到的是,美國自己的頁巖油產量很高,形成了市場層面的定價話語權。
這種話語權兌現過,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后,美國一方面是自己大批向市場投放石油儲備,另一邊拉著OPEC增產,結果就是2014年的“油價大屠殺”,當年油價暴跌75%,那次石油經濟戰直接給俄羅斯打崩,GDP腰斬超過40%。
2014年的時候,沙特等一票OPEC國家那是不惜代價,沙特為代表的OPEC國家在對俄經濟戰上居功至偉,美國國內的頁巖油產業同樣功勛卓著。
如此自帶干糧地支援美國對俄羅斯的石油經濟戰,結果別說換來什么實際利益了,奧巴馬、特朗普兩屆政府面子都沒給別人!
對內是一系列減排法律限制頁巖油發展,對外呢?一個十幾歲、什么都不懂的環保女孩站在一群石油巨頭面前近乎羞辱式地發言。
2014年之前頁巖油可以說是美國石油與美元霸權的重要支撐性力量,2014年時產量約900萬桶/天,當時高峰期的時候美國石油一度占據了全球約20%的市場。
結果到2021年還下降了,只有800萬桶/天,等到拜登政府反應過來,意識到需要國內石油產業發力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截止到2023年3月底,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已經下降到了自198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當然我不是說這樣一來事情就沒救了,這肯定還不至于,美國家大業大經得起折騰,但美國民主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失敗顯而易見。
當年打壓國內頁巖油產業這件事情上拜登存在感也比較多,這可能算得上他從政多年來少有的污點了。
拜登從29歲當上最年輕的參議員(相當于美國政治權力的核心區)開始,之后的很多年他都奮戰在美國國家利益的最前線,功勛卓著、履歷光輝璀璨。
冷戰時期制定對蘇政策,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為代表的一系列對蘇聯的極限施壓政策拜登都參與其中。
冷戰結束后克林頓政府任內拜登又以議員身份力推“犯罪法案”直接將黑人生育率腰斬。
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后他又力推對烏軍援,他的小兒子亨特·拜登長期在烏克蘭以商人身份負責給烏克蘭的新納粹組織發錢并且聯絡指導他們,把控對烏援與軍事訓練的全局工作,這才有了今天俄烏戰爭這個利好美國的局面。
即使是已經70多歲高齡,在美國陷入深重國家危機的時候拜登還老將出馬暫時鎮住了場子,剎住了自2016年之后一路吃敗仗的頹勢,他在上臺第一年給中國制造的麻煩超過了特朗普四年所有行動的總和。
拜登參與的絕大部分事情都干得很好,可唯獨就石油產業相關的政策上發揮有失水準,客觀來講其實打環保牌、對內壓制石油產業對外羞辱產油國,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可能要算到奧巴馬頭上,是美國民主黨的進步派系所為。
但拜登確實沒有阻止這一切,而且在他上臺之后也沒有積極處置對伊朗的外交政策,導致了中東戰略環境的進一步糜爛。
如果當年奧巴馬政府沒有壓制頁巖油產業,按照2014年之前的勢頭,現在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少說能翻個倍,當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在政策刺激下五年就能翻番,也不至于受制于人。
以至于現在就連以色列這種鐵桿盟友都不敢出頭了,伊朗現在鬧騰這么厲害,要放以前,都不需要等白宮表態,以色列空軍可能就單方面發起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但現在以色列就嘴上吆喝幾句看白宮沒動靜就裝死。
如今為什么沙特這些OPEC國家敢不聽話了?要知道放以前,甚至即使現在沙特那也是中東地區美國最重要的盟友,美國連著兩任政府的愚蠢操作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他們相信,現在就算干些拜登見不得的事情,但只要不是撕破臉,拜登騰不出手收拾他們。
全世界都知道拜登政府在準備對中國的戰爭,中東、歐洲,這些地方美國目前不會采取很實質性的行動,沒那個余力了,2001年阿富汗戰爭都牽制了美國海空軍將近10%的航空兵力。
現在要是對伊朗這種有健全軍事體系的國家打仗,美軍有幾個10%?在把中國打趴下之前,中東地區這票被美國壓制了幾十年的石油輸出國們必然是有恃無恐。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