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運?杭州人35.7歲住千萬豪宅,只因每天多工作38.7分鐘
原創文章:
近日,《錢江晚報》發布一條微博:“住在杭州豪宅里的人,每天多工作38.7分鐘”。
當天閱讀量高達9000多萬,轉發量2000多,評論留言3400多條,迅速成為熱點。
和所有官媒一樣,《錢江晚報》還是想弘揚正能量,主要針對的也是年輕人!
可網友還是不買賬,仍然被懟翻車了。
01 “豪宅”微博弘揚了啥正能量?
1、幸福就是住豪宅!
文章說: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好的住房被不少人視作幸福的第一步。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杭州千萬級新房成交了4652套,僅次于上海、深圳和北京,比廣州的2942套多出近六成;千萬級二手房成交932套,僅次于滬深廣京。
杭州富人太多了啊!
千萬級新房成交數量名列前茅,僅僅落后于北上廣深,全國排名第五。
這好像是妥妥的炫富,能算正能量嗎?
2、豪宅里住的是年輕人,他們的日工作時間比平均數多半個來小時。
《錢江晚報》以抽樣調查的方式,記錄了這些千萬豪宅里住的人的情況。
從2019年平均年齡37.2歲,到2022年,平均年齡降為35.7歲,年輕了1.5歲。
住豪宅的人也是朝九晚六地工作,他們每天平均工作時長為8.9個小時,比其他杭州人每天平均工作的8.2小時,多38.7分鐘。
他們用手機時間也更少,人均使用手機時長比社會平均時長少19.9%。
這幾句話,意味深長:
人家35歲左右,住上了千萬級豪宅,你35歲左右,天天擔心被裁,差距太大了。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似乎也不是正能量啊。
3、住房作為品質生活的象征,是辛勤工作的應有回報。
文章得出結論: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生下來就富有的。
住房作為品質生活的象征,是他們辛勤工作的應有回報。
最后不忘弘揚正能量:“越努力越幸運,天上不會掉餡餅,年輕人要努力工作。”
沒錯,天上不會掉餡餅。可天上也不會掉豪宅啊!
02 網友又開懟
《錢江晚報》的記者編輯們,大概屬于使用手機比社會平均時長少很多的那類人。
按照他們自己的邏輯,很有希望在35歲左右住上千萬級豪宅。
為什么這么說呢?
人民網的“好好干,日子會越來越甜!”
央視網的“靠力氣賺錢心里才踏實,是無數平凡人的生活信仰。”
他們一定沒看到過,不知道這些個雞湯文已經被網友懟翻了。
竟然還敢頂風作案,換湯不換藥的端上來一碗味道差不多的雞湯。
網友們怒懟,有的連草稿都不用打,可以直接復制粘貼:
努力工作,就一定能住上豪宅嗎?
他們的錢真是努力工作掙來的嗎?
農民工沒日沒夜,從早做到晚,怎么沒住進豪宅啊?
我比你還每天多工作38分鐘,是不是能送我兩套豪宅?
你好好加班,哥過年就能住上豪宅!
擺攤賣土豆日賺9000的小夫妻哪天搬進去啊?
有網友更厲害,見多識廣,指出創意來自于“敵對勢力”的美國:
這種話題也能強行上熱搜,不就是學美國媒體以前的把戲嗎?
《住曼哈頓高級公寓的人比大家更努力》,《住紐約別墅區的人比別人熄燈晚32分鐘》,搞一些子虛烏有的數據,哄鬼。
干嘛不扯上海,杭州招你惹你了?
老北很佩服這位網友揭穿了官媒的鬼把戲,但最后這句問得不厚道:上海招你惹你了?
《錢江晚報》是杭州的官媒,不給自己臉上貼金,憑什么要為上海炫富呢?
最幽默的評論:每個月領107元養老金的老奶奶給你爆贊!
反正幾千條留言,冷嘲熱諷,接踵而至,大致都是一個意思:
住豪宅的愿望不是努力工作和加班加點就能實現的。
03 老北有話說
說官媒的事之前,先扯幾句加班的事。
員工怒懟領導,痛批強制加班已沖上熱搜第一名。
央企趕緊辟謠:不關我的事!
拿加班加點說事,小心被舉報。
每天工作8.9小時,明顯違法勞動法啊。
違法住進了豪宅,不道德,無恥,最好別宣傳,肯定不屬于正能量!
說正題:
1、麻煩《錢江晚報》的記者們,能不能把住豪宅的人的職業和收入統計公布一下,看看有多少是起早貪黑的打工者?
如果比例高,這碗雞湯再難喝,網友們也捏著鼻子一口干了。
2、為什么官媒的公信力持續下降?就是因為當今媒體人的腦子被門夾了。
明明看見了強大的央媒就在浙江義烏翻的車,浙江的官媒還加大油門往同一個坑里開,這簡直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好好干,日子越來越甜,這都得不到認可,你說努力工作,35歲住豪宅,這不是找抽嗎?
3、有時間和精力去調查住豪宅的人,為什么不能去調查一下剛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調查一下租住在棚戶區流水線上加班加點的打工者?調查一下黃袍加身一天送餐超過10個小時的外賣小妹妹?
好歹高高在上的央視,也只敢拿辛辛苦苦擺夜攤的小商販來熬雞湯。
《錢江晚報》的媒體人比央視的還云端,竟然拿千萬級的豪宅來刺激年輕人,其心可誅。
4、奉勸各種官媒們,以后再發雞湯文的時候,先摸摸良心,再問問熬湯的邏輯能不能說服自己。
很簡單,寫文章的記者,你天天熬夜碼字,有希望住上千萬豪宅嗎?
連自己都騙不了的文字,還拿來騙民眾,侮辱了大家的智商,豈不是也暴露了自己的智商嗎?
回回被懟,丟臉不要緊,但次次翻車,實在有損官媒形象。
官媒要弘揚正能量,這并沒有錯。
但接點地氣就那么難嗎?說句真話有那么難嗎?
官媒不為民發聲,只為錢發聲,被網友懟翻車,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別人。
還是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的好:
十幾億人被愚弄著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