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助力七市融合發展 省會圈文旅故事迎春怒放——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省會圈調研活動綜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曹亮 張帆
大河奔流,草長鶯飛。從出圈的淄博燒烤,到黃河岸邊的幸福生活;從傳播方式的迭代更新,到省會經濟圈的協同發展……面對如何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省會經濟圈聯合組織了調研采訪活動,網媒集團的領導和來自省會圈的7個地方站的負責人,走古街、串老巷、品文化、強交流,親身感受淄博、濱州、東營的文旅融合、發展變化,共同為省會圈七城的宣傳報道、活動組織、文化傳承把脈、助力。
感受文化,共尋省會圈文旅特色
在淄博領尚琉璃館內,燈工師傅用精湛的技藝打造出一件件藝術品;漢青陶瓷館里,“國窯”“國瓷”展現江北瓷都的迷人風采;周村古商城里,走在“大染坊”的織機前,神思仿佛穿越了古今……“傳統工藝和現代科學的結合,更像是城市文化底蘊和破壁出圈的體現。”大眾網泰安站站長欒曉磊說。淄博燒烤的流量更能體現出一座城市抓住機遇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力,借助新興流量,淄博的城市IP必將發揚光大。
海岱樓鐘書閣負責人郝麗說:“鐘情于一二線城市的鐘書閣選擇淄博,看中的就是淄博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前景。”淄博海岱樓鐘書閣的裝修設計既富有海派文化,也融合了淄博當地齊文化特色的諸多元素,一層一特色、一角一文化,展現出淄博文化不同的側面。
“濱州老么好,人好、飯好、環境好,這個好就體現在濱州資源稟賦優勢上。依靠黃河,將文化資源厚度轉化為產業發展高度,充分激發文化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建設。”大眾網泰安站內容總監李澤說。在萬里黃河繞九曲千古風情匯一樓的黃河樓,調研采訪團南望黃河浩蕩,北眺濱州煙火,領略黃河歷史,品味濱州特色文化。
九曲黃河蜿蜒入海,黃藍交匯之處是為東營。在利津縣老街長巷內,23種非遺項目完全由南嶺村村民原生態制作演繹,質樸的鄉土文化得以“復活”,繪就出鄉村振興好圖景;在黃河入海口,采訪團踏上遠望樓極目遠眺,雄渾的黃河與蔚藍的大海相遇,領略“河海交匯”的曠世奇景美。
大眾網濱州站站長魏鵬說:“九曲黃河從這里入海,東方白鸛在這里安家,波濤澎湃的黃河水,孕育了神奇美麗的黃河三角洲。古樸的黃河村落、壯觀的黃藍交匯,相信東營一定能真正擦亮‘黃河入海’金字招牌,不斷提升東營文化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文旅破題,共話省會圈發展
3月21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山東省網媒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3月24日,山東省網媒集團與東營文旅進行了戰略簽約。以上合作的簽約雙方將在加強資源統籌、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討新媒體傳播等問題,助力省會圈城市中的淄博、東營文旅發展。
“淄博市物產豐饒、美食多樣、器物精美、風景秀麗,從最南端的沂源山區到淄川丘陵,從桓臺湖區到最北邊的黃河之濱……可以說,淄博是一座文旅‘富礦’。”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嚴旭這樣推介淄博。
“兵圣孫武在這里誕生、勝利油田在這里崛起、地方戲曲呂劇從這里發源。孫子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正如黃河匯入大海一樣在這里生根、發芽、成長、匯融,形成了包容共生、交相輝映的黃河口文化。”東營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慧芬這樣介紹東營。
“文旅破題,需要用好互聯網宣傳,做好具有當地特色的策劃。”大眾網·海報新聞客戶端副總經理楊博表示。來自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省會圈七城的站長及有關負責人利用這次調研機會,進行“齊魯論道”,就如何發揮優勢資源推介省會圈各城市的文旅項目進行了交流討論。
山東省網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姜長勇介紹,一直以來,山東省網媒集團深化“立足山東、全國一流、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全力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姜長勇表示,未來,通過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省會經濟圈的全媒體資源張力推介各城市的文旅資源,擴大各城市的影響力,將“流量”變“留量”,共同助力省會圈文旅發展再上新高。
文旅破題,需結合當地特色,更需不斷創新文旅IP呈現和傳播方式,使文化旅游持續煥發活力。省會圈七城將借助大眾網、海報新聞的全媒體平臺,將各城市現有文旅品牌做大做響,并不斷發掘新的優秀文旅符號,以文旅IP賦能文旅融合,構建起完整的文旅IP產業鏈,形成效益遞進的良性循環,助力省會圈文旅發展的“加速度”。
黨建引領,講好省會圈發展故事
調研采訪期間,姜長勇代表集團黨委還分別參加了淄博、濱州分公司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分別就加強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黨媒作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與各黨支部黨員干部展開了深入探討。
2022年,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抓好黨委自身建設,推動首批符合條件的7個分公司成立黨支部,其中2個建成過硬黨支部,集團11個支部中已有6個“過硬”。各支部開展各類黨建活動319次,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改革攻堅等中沖鋒在前,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不斷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一種深沉的為民情懷,始終貫穿于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論述的字里行間,而這也是省會圈各城市的文化和旅游業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利津縣老街長巷內,23種非遺項目完全由南嶺村村民原生態制作演繹,質樸的鄉土文化得以“復活”,繪就出鄉村振興好圖景;淄博燒烤的流量更能體現出一座城市抓住機遇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力,借助新興流量,淄博的城市IP必將發揚光大;在愉悅家紡世博館,能看到濱州紡織業是如何將紡織和健康相結合,運用跨領域、跨專業、跨學科協同創新機制,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
風從這里來,逐夢向未來。省會圈七城的文旅融合、文化發展的故事還在繼續,踐行“走轉改”,發揮黨媒“四力”,推動文旅深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省會圈城市建設的努力從不曾止步。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