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類現場教學基地,32個現場教學點!浦東區委黨校打響黨課教育“浦東牌”“引領牌”
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建設理念,按照“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求,近日浦東新區區委黨校推出“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浦東濱江行走黨課”現場教學課程。“從船廠1862漫步至3號望江驛,探索紅色之旅、體悟改革大潮、感受人民城市,這樣的黨課很有意義。”學員諸君說。
區委黨校始終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近年來,聚焦引領區建設任務,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高標準開發了一批浦東區域范圍內的現場教學基地,形成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形式多樣、類型廣泛的現場教學點布局,使學員在現場體驗中學、思、悟,在創新實踐中受教育、長見識、學經驗,助力培養堪當引領區建設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王牌“鐵軍”。
黨課打響“浦東牌”“引領牌”
浦東是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蘊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圍繞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區委黨校堅持理論教育、黨性教育、能力培養相融合,將浦東的紅色資源和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實踐轉化為獨特的教學資源,將浦東開發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現場轉化為課堂,打造全域“大課堂”。
記者了解到,區委黨校已在全區內開發了7大類現場教學基地,主題包括自貿區建設與政府職能轉變、浦東開發開放與上海城市的發展、科創中心建設與金融制度創新、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開放性經濟與產業發展、一流黨建引領一流發展、鄉村振興,形成了32個現場教學點,已在各層次、各類別的干部教育培訓班次中投入使用。
立體化、全方位、多系列的現場教學基地,打響了黨課教育的“浦東牌”“引領牌”。
外高橋是全國第一個自貿區、保稅區啟航地,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開路先鋒。前不久,區委黨校與外高橋集團股份合力打造的“黨校+國企”合作共建現場教學基地正式揭牌。該教學基地將圍繞外高橋三十年奮斗歷史與實踐經驗,編排推出“紅色資源、特色產業、消費中心、產城融合”等具有浦東特色的精品研學路線,用歷史貫通現實,以當下映照未來,讓學員在學思踐悟中,領略外高橋“從無到有”的滄桑巨變,感受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蓬勃氣象,為奮進引領區新征程凝聚智慧和力量。
“今年上半年的現場教學安排已確定,內容還是相當豐富的。”區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教師丁倩介紹,干部學員們可以在張聞天故居遇見“真理”,到張江人工智能島感受科技魅力,從盒馬村看浦東數字農業發展,還將探訪塘橋街道家門口服務站“三口一視界”,聽一聽基層治理的聲音。
基地開發實現多元共贏
區委黨校還與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浦東區域范圍內的現場教學基地。秉承“現場變課堂,經驗變教材,實踐者變教員”的教學理念,院、校雙方與現場教學基地密切配合,形成了“教師為主,多方互動”的現場教學共建模式。
“一方面,通過教研咨‘三位一體’,為黨校教師創造教學機會、搭建平臺,推動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讓學員在改革實踐現場看、聽、思、悟,在體驗中接受教育、解疑解惑、啟發交流、開闊思路。”區委黨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多元共贏的合作模式,不僅有效整合了全區培訓資源,為浦東乃至全國黨員干部學習經驗、研究問題、探索規律、深化理論學習提供實踐課堂,同時,通過派駐教師、干部掛職、定期調研、課題合作等方式,帶動提升教學基地及其所在單位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在培訓班調研課題中,記者發現,諸如“提升浦東特色產業園區經濟密度”“街道持續優化營商服務,提升安商穩商效能”“提升基層社會動員能力,助力浦東高效能治理”“助力引領區建設,提升人才公寓建設管理及配套服務水平”等課題,緊扣服務引領區建設主題,鉚牢各領域發展中的難點、痛點,為浦東中心工作建言獻策。
浦東區委黨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進一步深化現場教學基地建設,厚植浦東干部教育培訓優勢,充分挖掘浦東本土特色資源,精準提煉敘述浦東精神,著力將每個教學點打造成宣傳浦東改革開放的窗口、研究浦東的基地、復制推廣浦東經驗的課堂。作為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和長三角現場教學基地聯盟成員,區委黨校也將進一步加強與全國范圍內黨校的合作交流,促進優質現場教學資源共享,構筑新時代現場教學資源網絡。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轉載: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