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出爐,綠瘦為你圈重點
近日,衛生健康會了《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版)》,該指南的是為了國內的肥胖人群,通過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實現健康減重。但有不少小伙伴表示,這份指南字太多,不知道從哪里看起。沒關系,綠瘦接下來為大家圈出這份指南中,大家最關心的6個,讓大家快速理解。
1.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合理膳食
控制總能量攝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控制總能量攝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每日能量攝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給予超重和肥胖個體85%和80%的攝入標準等方法,達到控制總能量攝入的目標。
合理膳食應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同時,食物攝入多樣化和平衡膳食。三大宏量營養素的供能比分別為脂肪20%~30%,蛋白質15%~20%,碳水化合物50%~60%。一日三餐合理分配飲食,早中晚三餐供能比為3:4:3。
2.少吃高能量食物,飲食清淡,限制飲酒
減重期間應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點、糖果、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蔬菜、水果等。減重期間飲食要清淡,嚴格控制脂肪/油、鹽、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烹調油不超過20~25g,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25g以下。
3.糾正不良飲食行為,科學進餐
在控制總能量攝入的基礎上保持一日三餐的時間相對固定,定時定量規律進餐。重視早餐,不漏餐,晚餐勿過晚進食,在17:00~19:00進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進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飲水。
4.多動少靜,睡眠充足,作息規律
身體活動不足和久坐的靜態生活方式是肥胖發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減重的運動原則是中低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每周通過運動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經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無規律可引起內分泌紊亂,脂肪代謝異常,增加肥胖風險,導致"過勞肥"。肥胖患者應按晝夜生物節律,保證每日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在夜里11點之前上床睡覺。
5.食養有道,合理選擇食藥物質
遵循"藥食同源"理論,結合中醫辨證分型論治,胃熱火郁證采用具有清胃熱、消導滯作用的食藥物質,如鐵皮石斛、麥芽等;痰濕內盛證采用化痰消滯作用的食藥物質,如薏苡仁、橘皮、砂仁等;氣郁血瘀證采用理氣化瘀作用的食藥物質,如橘皮、山楂、當歸等;脾虛不運證采用健脾益氣作用的食藥物質,如茯苓、山藥、蓮子等;脾腎陽虛證采用溫陽補虛作用的食藥物質,如小茴香、山藥、肉桂等。
6.安全減重,達到并保持健康體重
較為理想的減重目標應該是6個月內減少當前體重的5%~10%,合理的減重速度為每月減2~4kg。減重速度因人而異,一般分為3種情況:第一種是體重平穩下降,每周減0.5~1kg;第二種是減重初期的1~2個月體重無明顯變化,之后體重才開始下降,而且下降速度較快;第三種是體重最初下降較快,可達每周下降1~2kg,隨后體重停止下降,進入為期數周甚至數月的平臺期,突破平臺期后體重繼續下降。
不論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形象,還是為了身體健康考慮,綠瘦都大家都應該更好地愛護自己。放松心情,摒棄不良慣,開始養成科學的飲食和運動慣。
廣告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