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社區矯正管理局打好學習教育“總體戰”,擰緊安全監管“總開關”
為認真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幫助社區矯正對象增強遵規守紀意識,為順利矯正打下堅實的基礎, 南安市社區矯正管理局堅持教育在前,摁住教育“總開關”,上好入矯“第一課”,在日常教育中堅持針對性、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模式。
用好“指南針”, 上好入矯教育“第一課”
一是以學促行,主動報告,遵紀守法。入矯教育中,社區矯正管理局工作人員圍繞《社區矯正法》相關法律法規,教育社區矯正對象每日主動報告信息,指導如何做好定期報告、即時報告,解讀活動范圍、獎懲事項等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明規矩,引導其自覺接受社區矯正。二是以學思踐,自我反思,認罪悔罪。入矯教育中,由社區矯正對象現身說法,反省違規外出行為,教育大家引以為戒;通過觀看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警醒社區矯正對象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杜絕酒后駕車;通報社區矯正對象撤銷緩刑案例,幫助社區矯正對象知敬畏,珍惜自由之身。三是以學增信,深入剖析,調適心理。邀請南安市尚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從認識犯罪行為入手,就如何克服心理障礙,自我調節緩解壓力,與負面情緒和平共處,重塑人生觀和價值觀展開。
筑牢“防火墻”,用對專題教育“靶向藥”
為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提升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預防和減少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2023年4月-5月,南安市社區矯正管理局聯合各司法所開展預防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專題教育活動,因人施策開展系列幫扶教育。
一是念好“學”字訣。由社區矯正管理局統一制作教學PPT,整理反詐、禁賭和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并組織罪名為開設賭場罪、詐騙罪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集中教育,各司法所組織轄區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全覆蓋教育。2023年4月-5月,開展專題教育32場次。二是念好“?!弊衷E。在周報告、日常信息化核查、填寫報告單和走訪等場景下,做好常教育常提醒工作,要求社區矯正對象常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等法律法規,嚴守底線;常懷感恩之心,珍惜社區矯正的機會。三是念好“嚴”字訣。社區矯正管理局和各司法所每日對社區矯正對象位置確認信息進行核對,每周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信息化核查,每月聯合村(居)網格員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走訪了解掌握情況。矯正小組、司法所和社區矯正管理局三級聯審,嚴格報告、外出、遷居等監督管理。四是念好“活”字訣。社區矯正管理局和各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做好教育幫扶工作。2023年4月-5月,組織危險駕駛類社區矯正對象參與道路交通宣傳和勸導活動28場次,創建社區矯正就業基地3個,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場次,引導就業3人次,開展心理測評57人次,心理排查27人次,心理疏導10人次。
多念“緊箍咒”,牽住個別教育“牛鼻子”
在社區矯正對象教育上,注重針對性,與社區矯正對象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思想動態。經常咬咬耳朵、紅紅臉、扯扯袖子,通過多念“緊箍咒”做到隱患抓早、抓小。
抓住重要時間點開展個別教育,一是入矯時逐一開展個別教育,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工作、家庭情況,嚴明規矩幫助認罪伏法;二是重點時期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全面談話教育,排查可能存在的隱患,防范再犯罪風險;三是社區矯正對象違反監管規定時,給予針對性個別教育和警示教育,幫助理清違規成本,引導珍惜社區矯正機會,自覺接受社區矯正;四是家庭重大變故、工作變動等矯正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及時開展個別教育,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適應新情況,適時提供幫扶。今年來,開展個別教育2000余人次。
構建“云平臺”,推動線上教育“加速度”
為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該局豐富學習形式,形成線上線下兩結合,兩互補模式。
一是引入福建啟航“矯教云”社區矯正教育線上服務。采用教育平臺對社區矯正對象、課程、視頻進行管理,方便工作人員查看所轄社區矯正對象的學習計劃、學習進度、學習成績,通過在線學習、遠程考試等方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更加靈活、高效、系統地學習入矯教育、解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課程。二是依托法治南安微信公眾號和學習交流群等媒介開展普法。不定期發布民法典和以案釋法等普法學習材料和視頻,引導社區矯正對象自覺遵法守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