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獲嘉:香蔥鋪就致富路
小香蔥迎來采收季。5月23日,走進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徐營鎮西浮莊村青云農場香蔥種植基地,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村民從采摘、分揀、清洗、打包、運輸井然有序,一幅村美民富產業旺的鄉村振興圖景。
而在獲嘉縣的河南同盟冷鏈倉儲有限公司內,剛剛運送過來的一棵顆小香蔥從最初的摘葉去根到最后的精準配送,經過十幾道工序后,便會實現華麗變身、身價倍增。一棵棵碧綠的香蔥,讓當地農民群眾邁上了充滿希望的致富路
據獲嘉縣委常委、徐營鎮黨委書記陳得寬介紹,隨著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獲嘉縣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田間交通便利,水資源充足,徐營鎮這個地方的土地特別適合小香蔥生長。
為切實幫助鄉親們找到一條持續增收致富的路子,獲嘉縣徐營鎮黨委政府派專人先后到云南、廣州等地調研,最后決定種植云南大紅香蔥、鐵桿黑香蔥和小米黑香蔥3個品種,這些品種一年可種植3至4茬,基本實現常年種植。
任艷燕是徐營鎮西浮莊村香蔥種植大戶之一,她種植的200多畝香蔥,長勢喜人。任艷燕告訴記者,“小香蔥平均畝產量5000斤以上,每畝地每年凈收入3000至5000元。現在的訂單量比較大,所以現在組織了50多人進行采收,一個是保障每天的供貨量,另一個就是帶動當地老百姓的增收。”
“俺幾個人都是本村的,早上早早吃過飯就帶著工具過來了;在家門口每天也能掙八九十元錢。”在青云農場香蔥種植基地,52歲的韓海嶺邊拔蔥邊說,自從香蔥基地建在家門口后,忙完家里的農活就來基地摘蔥,既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還能增加經濟收入。
為壯大香蔥產業,提高群眾收入,獲嘉縣徐營鎮西浮莊村成立了香蔥合作社,形成了“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運營模式,黨員帶頭,實現香蔥產業規模化種植。小香蔥成為了村里的“香”產業,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余元、提供就業崗位百余個、群眾收入增加一萬多元。
徐營鎮西浮莊村黨支部副書記韓海祿說:“我們現在主要還是種植和銷售,為了保障村民收入的穩定性,我們已經和河南同盟冷鏈倉儲有限公司簽訂了冷藏加工方面的意向協議。”
“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獲嘉縣委書記趙明俊說,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好我們的百億級項目冷鏈物流,為農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同構”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從地頭到餐桌,通過“冷鏈倉儲―產品加工―銷售物流”的閉環式產業鏈條,補齊產地“最先一公里”短板的同時,完善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溫配送,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
)村民正在采收小香蔥。職福利攝
村民正在分揀、清洗小香蔥。職福利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