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誠敘事 沒有“包袱”的喜劇令人“熱血沸騰”
記者 宋說
作為國慶檔唯一一部喜劇片,《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因為該片沒有密集的段子和“包袱”,也沒有喜劇“熟面孔”參演,還是聚焦殘障人士體育運動的小眾題材。但該片真誠不套路的敘事非常耐看,令影片在電影國慶檔結束后依舊話題度滿滿。
不落俗套的勵志
《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改編自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講述了一位對勝利渴望到有些偏執的籃球教練,要帶領一群由智力障礙人士組成、名為“仁愛之家”的籃球隊,去完成賽場奪冠夢想的故事。
該片上映后,不少觀眾表示觀感是“開心入場,感動而歸”,因為影片故事講明了一個事實:殘障人士最不需要的是同情,最需要的是平視。“仁愛之家”球隊與健全人球隊火花隊的友誼賽,開始時火花隊總是刻意地“點到為止”,讓仁愛之家隊在己方松懈站位和眼神防守之下屢屢得分,導致場下的魏教練怒噴:“慰問演出啊!”之后雙方開始毫無保留的競技,仁愛之家隊憑借實力獲得尊嚴。
影片多角度表現了殘障人士應該被給予的尊重和平視。當球員像過家家一樣把籃球拱手讓給了對手,教練魏國錚沒有忍讓包容,而是像對待一位正常運動員一般,進行嚴格訓斥和批評。在教練魏國錚眼中,即便他批評的對象是一名智力障礙者,他的態度依舊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因為在競技的籃球賽場上,大家都靠球技定勝負,拿球說話才是真正的尊重。
《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之所以能讓觀眾感到“熱血沸騰”,是因為故事不落俗套地表現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勵志。該片聚焦殘障人士,從人物設計到故事情節,都沒有刻意煽情或者所謂的“喜劇的內核是悲劇”,而是塑造出一群勇敢的人,讓觀眾能夠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因為無論殘障與否,每個人都經歷過現實的艱辛與不易,都需要認真品味生活的意義。
影片結局跳出了喜劇常用的合家歡設計,雖然“仁愛之家”球隊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并沒有成功逆襲贏得勝利,最終還是以一分之差惜敗。影片向觀眾傳遞的觀點引發共鳴:不要只追求歷經坎坷最終勝利的治愈,人生需要擁有“輸了也是一種勝利”的釋然。
真誠敘事的喜劇
圍繞“籃球、殘障和人生”的關鍵詞,影片《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的編劇以真誠的態度,對原作故事進行了立意深刻且不落俗套的內容填充。相比原作西班牙電影《籃球冠軍》刻意追求輕松歡樂而有些隨意的結尾設計,《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用“一分之差”的遺憾,呈現了體育競技的精神應該是永不言棄,用溫情勵志的色彩感動了很多觀眾。
《好像也沒那么熱血沸騰》因為對特殊群體的關懷頗具現實色彩,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是“社會性喜劇”,因為影片的故事體現了創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研究和思考。同時這部喜劇片也跳出了常見的爛梗區,把喜劇元素做到了不只是“包袱”,而具有了更加生活流的效果。比如球員像過家家一樣把籃球拱手讓給了對手,教練魏國錚會認真地在旁邊大吼:“他哭你就給他啊,你不怕我哭嘛!”臺詞聽上去幽默,態度卻是一位教練迫切希望球員勝利的著急。
將喜劇和現實話題關聯,這樣的喜劇作品閃著真誠的光芒。比如2021年春節檔的黑馬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影片講述了女兒以穿越的方式回溯母親年輕時的經歷。在這場時空冒險中,無厘頭的喜劇橋段令人發笑,母女之間深切的真情更是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對于喜劇電影,不少觀眾希望它是“能讓人連續笑上100多分鐘”的創作,但如果喜劇故事能夠通過喜劇元素引發觀眾的歡笑,同時還能在細節中傳遞出對現實話題的思考,這樣真誠敘事的喜劇很幽默也更耐看。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