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蘇東坡》開播 揭開北宋頂流的成長密碼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街頭道尾、尋常巷陌,無論是保安大叔,還是廣場舞大媽,無論是天真頑童,還是古稀老者,提起蘇東坡的詩詞,總會有幾句脫口而出。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里,蘇東坡早已經成為了掛在嘴邊的一位朋友。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系列原創短視頻《我的朋友蘇東坡》第一集《北宋頂流的成長密碼》和第二集《好的伴侶能治愈一生》在央視頻客戶端上線,以視聽化的手段和智能化的表達,讓當代觀眾進一步走近蘇東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品讀先賢人生況味。
名家導覽,視聽化的“蘇東坡傳”
《我的朋友蘇東坡》從蘇軾人文思想與現代思潮的共鳴處破題,由南京師范大學酈波教授從不同維度講述這位站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山巔上的代表人物的一生,從而傳達其超然自釋的處世哲學,讓當代人從古人身上汲取治愈心靈的能量。
在首期節目中,酈波老師講述“一門父子三詞客”的蘇家家風與家教。瑞蓮池邊,酈波結合《夜夢》一詩解讀蘇洵在家教方面的“大智慧”;南軒中,蘇軾、蘇轍兄弟倆共同學習、相互對句的時光被傳為千古佳話;母親程夫人以《后漢書》對蘇軾的規勸和關懷,也對其精神成長起了重要作用……從父親蘇洵用“坑爹”的方式鼓勵兩位孩子讀書,到蘇軾、蘇轍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北宋“三蘇”的名門家風被文化名家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來,既呈現出了蘇東坡成為“北宋頂流”的成長密碼,也用文豪的人生經歷解釋著其豁達的生命境界。
與此同時,節目呼應現代人的心態,街頭采訪眉山當地群眾,傾聽他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人均背出幾句蘇軾詩詞,人人對蘇東坡充滿好奇,人人愿意與蘇東坡交朋友……節目呈現出蘇東坡的精神氣節與當代生活的高度契合性,從而讓如此多當代人仍然喜歡他,從他的“松弛感”中獲得在生活中奮斗的動力以及治愈性的能量。
以景化文,實地版的“詩詞中國”
節目采用實景拍攝,選取在蘇東坡一生中極有影響力的幾個地點,用可感可觀的具體實景講述蘇東坡的人生故事。除了首期節目走進三蘇祠外,在第二期節目中,酈波教授帶領觀眾來到“明月夜,短松岡”的蘇墳山,去探尋作為“千古悼亡詞之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背后承載的治愈一生的伴侶深情。
在實景拍攝過程中,節目注重對詩詞的考證,從一步一景中引出蘇軾的詩詞,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以風景講文化,以遺跡憶詩篇。三蘇祠內,古銀杏樹成為蘇軾、蘇轍兄弟為人為文的象征,蘇宅古井成為滋養出“三蘇”的源頭活水;王弗墓前,一片短松岡見證著“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洪荒之隔……一座三蘇祠,見證著蘇家的家風家教;一座蘇墳山,見證著伴侶間共擔風雨的陪伴與力量,而這些與蘇家密切相關的文化古跡,也恰恰洞見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據了解,后續節目將來到“問汝平生功績”的“黃州惠州儋州”等蘇軾足跡城市,走進蘇東坡相關書院、紀念館和博物館,以蘇東坡與現代文化的共鳴點為切入口,重點探究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思想的高度契合性。尋訪歷史現場,節目在不同地域講解起蘇東坡曠達的人生境界,也以此拉近觀眾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
以技創優,與AI蘇東坡交朋友
頗具亮點的是,《我的朋友蘇東坡》創新技術應用,打造數字虛擬人蘇東坡在節目中回答來自觀眾的問題,借力前沿技術實現穿越時空的古今對話,讓觀眾與蘇東坡真正交上朋友。從文字上的精神交流,到視聽版的人生故事,再到AI版的智慧對話,媒介技術讓古人真正“活”起來,節目傳遞蘇東坡文學審美與人文思想,完成了古代智慧與當代思潮的對話。
“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我的朋友蘇東坡》踐行總臺“思想+藝術+技術”的頂層設計,成為央視頻在傳統文化領域深耕出的又一精品力作。節目將用新穎的形式、輕松的語態、深邃的思想,對蘇東坡精神進行主題化呈現和創新性解讀,打造能夠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走近傳統文化,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式激蕩起更多年輕觀眾的文化自信。
隨便看看:
- [娛樂圈]60歲老來得子,明星謝東官宣二胎喜訊,嬌妻挺大肚上墳被指犯大
- [娛樂圈]《人生之路》收官,看似圓滿實則有太多遺憾,主人公命運各不相同
- [娛樂圈]《孤注一擲》超《紅海行動》進入影史票房TOP11
- [娛樂圈]金秋時節,層林盡染,《國學小名士》第六季《中華家庭詩詞擂臺賽
- [娛樂圈]“90后小花”大洗牌,三位頂流一騎絕塵,白鹿穩坐第二梯隊
- [娛樂圈]記錄冬奧精彩篇章的《北京2022》,何以在中國影壇獨樹一幟?
- [娛樂圈]《再見愛人》第三季開播 以更松弛的態度探討婚姻
- [娛樂圈]《銘記》10月2日開播:致敬英雄不忘初心
- [娛樂圈]音樂節為什么不能分區售票?
- [娛樂圈]十多分鐘微短劇引發“文物回家”討論熱,小作品也有大情懷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