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央視頻《與君共品一輪月》共度限量版“亞運中秋時刻”
杭州第19屆亞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中國健兒的精彩表現持續吸引著全民關注。時值中秋佳節,央視頻將傳統節日與熱門賽事融合,將于9月27日上線融媒體節目《與君共品一輪月》。每期節目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賓朋暢談對飲,在琴歌酒賦、敘史話今等有趣環節中傳遞“亞洲共團圓”的美好情誼。
創新蘊:以月為媒,賓朋咸至“錢塘畔”
以貫穿中華幾千年文明史和情感史的中秋時刻為橫坐標,以吸引全球熱情和國人目光的杭州亞運會為縱坐標,《與君共品一輪月》為“賞月”這個傳統話題確立了時空新坐標,講出了文明相融與共的文化新意。
節目緊扣“月圓等人圓杯滿等人滿共圓一輪月”這一主題,將杭州國家版本館、千年古梅樹等地標景觀作為幕布,糅合中國傳統文化、人文歷史、建筑景觀等多類“色塊”,通過不同領域的嘉賓講述、互動,繪就一幅幅錢塘江畔的“月下把杯圖”。
每期節目中,主持人都將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品酒對談,包括國際國內體育賽事中奮勇爭先的運動健兒、浸潤文化藝術領域多年的名師大家、傳承傳統手工藝的非遺匠人等,眾多賓客一展自己的“拿手好戲”,在詩書禮樂的種種化學反應中,將中秋時刻人至情滿的美好氛圍氤氳開來。
《與君共品一輪月》中還穿插大量諸如賞月品酒、飛花令、拱手拜月等傳統文化的互動體驗過程,將為觀眾帶來“云上賞月”的沉浸體驗,進一步拉近了屏幕內外的距離感。
展底蘊:名家漫談,溯游千載“團圓事”
賞月、品酒一直是文人墨客在中秋佳節的情感寄托。宋代文學家蘇軾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借此訴說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在《與君共品一輪月》中,月滿、人滿、杯滿,共品一輪月的意境將被極致還原。
首期節目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張韜、記者羅平章將以“古、今、中、外”為線索,與作家麥家、演員張曉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羽毛球世界冠軍王懿律,一同在杭州國家版本館“打卡”古人拱手拜月的獨特儀式,并在回溯中秋起源的漫談中,向觀眾普及中國獨有的中秋文化與相關傳統禮儀習俗,意向激起每個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期節目將邀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趙冬梅、中阮演奏家馮滿天、乒乓球世界冠軍丁寧、天竺筷第六代傳承人周生元,暢談蘇軾的君子品格,再延伸到同樣追尋君子足跡的節目合作伙伴君品習酒,傳承古法釀造,堅持純糧固態發酵,蘊含對君子風骨和傳統文明的堅守,帶觀眾一起品味君子精神和君子文化。
釀意蘊:勾連主題,共繪亞運“同心圓”
亞運之光漾起漣漪,錢塘江畔秋色連連。本屆杭州亞運會是自1951年亞運會舉辦以來,第二次遇上中秋佳節,堪稱限量版“亞運中秋時刻”?!杜c君共品一輪月》巧妙地將亞運精神融入傳統佳節中,帶大家一起領略大運會背后的浪漫與底蘊。
諸多精巧構思的呈現,讓《與君共品一輪月》實現了內容表達基礎上的價值“同心圓”。月色輝映,既有慰藉萬千思鄉游子回家團圓的美好寓意,也有遙祝亞運賽場上運動員拼搏圓夢的鼓舞之情,更有期盼亞洲人民“今夜共團圓”的和諧包容之意。這種精神的融匯貫通、情感的認同共鳴,是節目創作的底層邏輯,也是央視頻樹立自身品牌價值的重要源動力之一。
《與君共品一輪月》致力于將創新亞運與品味中秋進行融合表達,讓傳統文化可看、可知、可感,為觀眾打造一個創新蘊、展底蘊、釀意蘊的難忘中秋。
9月27日起,鎖定央視頻《與君共品一輪月》,在云上漫游杭州月色勝景,一起點亮亞運盛事人文之光。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