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國民神話!破解《封神第一部》的改編密碼
熱映中的電影《封神第一部》已然引發“自來水”觀眾對于二、三部的期待。在接受《今日影評》獨家采訪時,導演烏爾善也給出了關于第二部的提示——姬發要跟姜子牙等仙人聯手保衛家園。《封神第一部》已能通過改編邏輯窺見后續故事的蛛絲馬跡,《封神三部曲》系列的改編密碼究竟如何,后續故事又會有怎樣的發展?《今日影評》為你揭秘。
8月5日,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教授黃悅受邀做客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專業讀解電影《封神第一部》的文本改編策略,為廣大觀眾朋友揭秘并前瞻這一系列背后的“改編密碼”。
鋪排過后見成長
姬發形象迎挑戰
作為中國神話研究者,做客《今日影評》的黃悅指出《封神三部曲》是神話電影,它的第一部要把人間的事情鋪排清楚,而后兩部則伴隨聞太師還朝之后率領教徒攻打西岐展開,由姜子牙帶領的十二天尊下界后也會在此展開大戰,神魔兩界各色英雄將奉獻視覺盛宴。此外,他也指出,影片人物的成長線也將隨劇情展開而拉長,究竟是誰能夠成為姬發成長路上的智慧源泉,這值得期待。
在接受《今日影評》獨家專訪時,《封神第一部》導演烏爾善表示,影片第一部講的是姬發的覺醒和回歸,第二部在他回到西岐后會面對更大的現實挑戰與情感考驗,他會在這個過程里成為一個男人。對于姬發這個人物形象,黃悅繼續對《今日影評》分析道,他實際上是躲在父親背后的崇拜者角色,但伴隨危機與變故,他必須在精神上完成自我成長,這個成長將由他的敵人來制造,所以第二部的沖突主要將在姬發和殷壽之間展開。
封神人物改編難
共通人性成奇兵
“封神”系列改編很難,但近幾十年來相關影視作品似乎仍在持續產出。談及改編難點,黃悅對《今日影評》直言《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天然就是中國的“神話元宇宙”,它已經把我們中國文化中所有的神話符號以歷史化方式與文學演繹方式進行了陳列,其中的人物多而全卻都不生動。與同為神魔小說的《西游記》對比,《封神演義》里的每個人物都是功能化、扁平化的,個性不夠鮮明,前后風格也并不統一,尤其對于商紂王的刻畫也更刻板化、面具化,很難再重新去改編或豐富這個人物。
談及《封神第一部》及未來兩部的“改編密碼”,黃悅向《今日影評》指出,這一系列非常聰明地抓住了共通的人性,片中沒有應用帶有后世批評意味的“紂”之名,而直接以殷壽這個名字將其還原為人,配合費翔的表演還原出《史記》所載的暴虐、“言足以飾非”、材力過人等特性,很多情緒細節都把握到位,也經由改編解決了以周代商的合法化問題。“在歷史的、文學的邏輯之間,他最終找到了一個人性的落點,完全考慮到了今天的觀眾要去理解一個人物的時候,能夠引起共鳴的情感密碼在哪里。”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晚19:45檔于CCTV-6電影頻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黃金時間,點亮你每一個光影之夜。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