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銷售火爆保險“搭子”價格幾何?

4月5日下午,在北京小米汽車華熙LIVE城市展廳內,人流如織;展廳外,還有參觀者排隊等待入場。《證券日報》記者看到,展廳內公開展示了小米SU7后驅標準版及小米SU7四驅Max版兩款車型,參觀者在展廳內圍繞著汽車近距離觀覽,還有人坐進汽車內部體驗。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人流量較大,未預約的參觀者需排隊入場。”
3月28日晚小米SU7產品發布會后,小米汽車官方宣布,上市27分鐘,大定50000臺;上市24小時,大定88898臺。隨著小米汽車爆火,其車險價格也引起了市場普遍關注。《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小米汽車華熙LIVE城市展廳,對銷售人員和消費者進行了采訪。據小米汽車展廳的銷售人員介紹,小米汽車車險首年價格在6000元至8000元之間。
對于小米SU7的新車保險價格,消費者評價不一。從新能源車險整體市場來看,當前“車主喊貴、險企叫虧”的局面仍有待改善。
車險價格市場評價不一
自小米汽車SU7上市以來,熱度不減,捷報頻傳。展廳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定購需要半年后才能提車。在小米汽車爆紅的同時,配套保險產品和服務也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小米汽車展廳的銷售人員介紹,小米汽車車險首年價格在6000元至8000元之間。同時,和傳統燃油車一樣,如果不出險,續保價格會逐漸下降。
近日小米SU7車主曬出的保險方案印證了上述說法。據悉,基礎版保費約6638元,包含交強險、商業險以及駕乘意外險;尊享版約7036元,差別主要體現在第三者責任險等項目的保額上。
對此,各方評價不一。在展廳現場,一位比較年輕的參觀者對記者表示,考慮到新能源汽車與油車的差價、油電費用的差價和牌照差價,新能源車險的價格較貴可以接受。另一位家中已有一輛燃油車的參觀者則表示,新能源車險的價格確實相對較貴,計劃后續在購買新能源車險時,只配置必要的險種。
科波拉汽車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整個新能源車行業中,小米SU7的保險費用確實不算很高。在他看來,主要緣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小米SU7的車型定價相對適中,商業車險定價會參考車輛售價,因此其車險價格也相對適中;二是承保的保險公司有可能根據承保量、用戶使用習慣、特定駕駛人等條件,給予相應的費用優惠。小米SU7的用戶或以私家車用戶為主,因此賠付風險更加可控。
也有人認為小米SU7車險價格相較于燃油車偏高。對此,小米汽車回應稱,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商業險條款不同,新能源車專屬條款既為“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且還會根據品牌、車型、上戶類型、險種、保額等多種因素綜合計算,保費價格也不盡相同。
小米汽車表示,小米提供官方合作保險服務,合作險企分別是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和陽光財險,但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保險公司,不會被區別對待。
新能源車險“兩難”局面待解
小米汽車爆紅也將新能源車險再次推到聚光燈下。對新能源車險整體市場而言,“車主喊貴、險企叫虧”的“兩難”現象目前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對于車主來說,新能源車險保費偏高,甚至有的車輛續保屢次遭拒;而對于險企來說,新能源車險的綜合成本率偏高,不得不謹慎承保。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車險的車均保費為4003元,而傳統商業車險車均保費為2209元,前者約為后者的1.8倍。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太保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則表示,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從太保產險來看,新能源車出險率比燃油車高出一倍。
對于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新能源車企保險服務商車車科技CEO張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綜合成本率高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風險因素較多。新能源汽車的車型迭代快,價格波動大,保險公司對于新興技術帶來的風險難以迅速掌控。二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成本結構不同,前者的核心動力系統由電池、電機和電控組成,約占整車成本的50%。同時,部分車企在新能源車的設計上未充分考慮事故因素,比如將雷達安裝在保險杠、翼子板等容易受損的區域,即使發生輕微碰撞,雷達也因受損需要更換,導致維修成本高昂。三是電動車的駕駛群體相對年輕,駕駛行為可能較為激進,增加了事故率。四是定價不精準。新能源車的駕駛數據和條款積累相對不足,導致定價策略存在差異和誤區,難以準確估計風險。此外,新能源車中營運車輛多,抬升整體賠付率。
王浩補充稱,保險公司在針對新能源車輛的定損技術、殘值評估等方面目前相對薄弱,維修體系主要依賴于主機廠指定的渠道,這些渠道又大多“以換代修”,社會化的新能源汽車維修網絡尚未建立,使得保險公司在車輛出險后的風險評估、理賠風控等方面存在較大壓力,不少險企只能通過調高自主定價系數的方式來管理,使得新能源車險保費較高。
對此,王浩認為,要降低新能源車險保費,保險業可參考三條思路:一是加大對新能源車輛技術、用戶使用特性等方面研究,以實現對保費的精確定價;二是保險行業需要與汽車行業商定合理的維修機制、配件定價,避免動輒“以換代修”,抬升理賠費用,進而影響用戶后續保費;三是保險行業需要引入專業、完善的維修、配件供應商,協助其彌補業務上的短板,在理賠方面控制風險、降低成本。
展望未來,張磊認為,目前新能源車險面臨的問題是階段性的,未來新能源車險賠付率將逐步下降。長期看,隨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普及,可以在行車過程中對道路行車狀況和機動車的移動路徑進行預測分析,全面提升行車安全,有助于降低賠付率,從而降低保費支出。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