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京東工業招股書京東工業與B2B平臺有何不同?
3月30日晚間,港交所披露了京東工業提交的招股書,申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書顯示,2022年,京東工業的交易總額約人民幣223億元。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按2022年的交易額計,京東工業在中國MRO采購服務市場排名第一,約為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市場參與者所占市場份額之和。
MRO采購服務作為工業供應鏈領域賽道之一,不乏眾多深耕多年、經驗豐富的老牌玩家。京東工業在6年時間里一躍成為行業第一,離不開其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和獨特的競爭優勢。招股書中明確提到,京東工業是一家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
什么是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京東工業與傳統的B2B平臺、貿易商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從招股書中整理了相關細節。
不局限于銷售產品,更專注于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
?
據招股書介紹,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是指為向工業品供應商和客戶提供的,通過數字化簡化采購等流程以提高供應鏈可靠性,降低顯性和隱形成本及提升效率的技術與服務。灼識咨詢報告還給出了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的價值鏈,即通過在工業品供應商與客戶之間建立聯結,供應產品、提供數字采購平臺、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
據統計,2022年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規模以交易額計算為人民幣5千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人民幣1.7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5.6%。灼識咨詢報告還將目前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的商業模式總結為三種:
l?自營模式:采用自營模式的提供商通常承擔大量庫存并須自建相應的履約能力,他們利用數字化工具來補充現行業務模式;
l?電商平臺模式:采用電商平臺模式的提供商開發及運營在線平臺,主要是為了促進信息交換,但由于領域知識有限,并未從根本上實現整個工業供應鏈數字化;
l?綜合模式:綜合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能夠為整個工業供應鏈帶來全鏈路數字化轉型。
招股文件提到,目前京東工業是唯一一家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中的綜合模式提供商,不局限于銷售產品,更專注于構建數字化基礎設施。而其他市場參與者僅提供選定的解決方案,覆蓋工業供應鏈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定環節,例如貿易商主要提供商品,ISV服務商主要提供軟件和系統搭建相關的技術。
?
灼識咨詢報告認為,綜合模式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商較其他模式具有更多優勢:一是服務覆蓋廣,不僅能夠整合工業品存貨、生產能力及履約等更多供應鏈資源,還能夠通過工業技術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高效管理其產品采購及設備生命周期。二是多環節提升效率,既能夠利用行業洞察力及專業知識,改善需求預測,幫助上游供應商做出明智的決策并保持高效的生產流程,也能夠通過一站式采購平臺幫助下游企業改善采購及運營效率。三是降本更顯著,既可大幅降低供應商及企業的存貨管理成本,還能夠提高交易透明度及采購效率,降低工業企業的整體成本。2020年至2022年,京東工業的總收入分別為68.0億元、103.5億元、14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4.2%,連續3年保持盈利。
精益運營模式帶來更強盈利能力
作為一家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在提供商品采購服務時,背后的運營邏輯也和傳統的工業品B2B平臺存在顯著差異。近期,另一家工業用品采購服務平臺震坤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通過這兩家企業招股書的對比,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一點。
在招股說明書中震坤行寫到,震坤行的商業模式是產品銷售模式和市場模式并行。產品銷售模式即震坤行從供應商處購買產品后,管理庫存,并向客戶銷售。為了更好地管理大量庫存和提升履約交付體驗,截至2022年12月31日,震坤行在全國建設了包括30個配送中心、90個中轉倉庫的配送網絡,配備了260多名履行服務經理,837名倉庫和配送人員。
相較之下,京東工業的運營模式則更輕。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主要整合平臺上的采購需求,并與分銷商、代理商的庫存及制造商的產能進行數字化鏈接及匹配,以實現智能商品尋源,而非在自身運營的倉庫內大量備貨。這使得京東工業絕大部分的訂單可以由供應端直接發貨給需求端來完成,工業品無需進入京東工業倉庫。同時京東工業還整合制造商、分銷商、代理商以及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履約交付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物流資產的投資。受益于這種獨特的精益模式,京東工業連續3年保持穩健盈利。
當然,究竟哪種模式更優、還是各有所長,仍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但不同模式企業的接連上市,代表著工業供應鏈這條賽道越來越被資本市場所關注。工業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陣地,供應鏈是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也期待相關賽道能夠涌現出更多獨角獸企業,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