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負擔
導讀: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減輕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負擔,持續推進青年科技人才減負行動。此舉有針對性地解決了阻礙青年科技人才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保駕護航。
減輕非科研負擔是對廣大青年科技人才訴求的積極回應。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青年科技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但是在傳統科研環境中,他們既面臨著職業發展需要和學術追求帶來的“合理負擔”,也有因制度設計不完善造成的非學術性、不必要的“不合理負擔”。數據顯示,在申報和承擔財政支持的研究或開發項目過程中,52.1%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項目經費報銷程序繁雜”,50.9%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疲于應付經費審計”。
保證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時間是保障創新力發揮最大效用的關鍵。青年科技人才處于職業生涯初期和創新力巔峰期,卻不僅要到處想辦法“搞經費”“跑項目”,還要付出大量額外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應對繁復的評價考核,影響集中精力開展深耕研究。面對以上問題,用好“減負”這一抓手,聚焦青年科技人才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工作重等不合理負擔,充分激發青年創新潛能與活力。
填報表格減少、評估檢查瘦身、財務報銷簡化……只有減少束縛科研人員的“繁文縟節”,保障科研人員科研學術活動的工作時間,才能真正使得青年科研人員有更多時間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讓年輕人心無旁騖地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無人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靜原)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