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 需人工智能與多項前沿技術融合
導讀:
◎本報記者 葉 青
智慧城市建設是優化城市管理,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治理模式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和抓手。5月18日,2023自主可控GIS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會上多位院士專家圍繞智慧城市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
“智慧城市建設需要超越部門的全局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和開放性思維,從縱向耦合變為橫向耦合,通過泛在感知網絡、傳輸網絡、統一的大數據平臺來支撐個性化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認為。
“城市是像人體一樣的運行體、有機體、智能體,需要具備實時感知、動態監測等多種能力。”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鄔倫認為,新一代的智慧城市建設需要融合人工智能、社會感知、物聯感知等方法,創新時空智能耦合與城市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時空智能體,實現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使城市具備泛在感知與實時監測的能力、虛實結合雙向映射與數據挖掘知識發現的能力、全生命周期模擬仿真的能力以及綜合態勢研判與智慧管理決策的能力。
面向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需求和廣東省高質量發展任務,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新長科研團隊系統研制了融合智能感知、智能融合、智能認知、智能決策、智能服務等的城市時空智能化信息平臺。“讓機器打破多元信息壁壘,理解城市時空演變過程,挖掘其背后隱含的本質,在人工智能與地理信息科學領域均屬于前沿難題。”張新長表示,城市時空智能化信息平臺或能為智慧城市建設與運行提供基礎性支撐。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