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七區擬放寬入戶政策,長遠利好樓市
羊城晚報記者 陳玉霞
近日,有關房地產方面的消息不少。
例如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在房地產方面,要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
在廣州層面同樣也有一些積極信號,例如廣州擬在七區實行差別化入戶政策,也有望為廣州房地產市場新增一定量的購買力。
非樓市政策,卻長遠利好樓市
日前,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意見的通告。
通告指出,擁有國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學歷(無學士學位),或擁有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專學歷,或技師學院全日制預備技師班、全日制高級工班畢業人員;申報時在差別化入戶實施范圍區域內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的28周歲以下的人員可由市外遷入廣州7個行政區,分別是白云、黃埔、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和增城區。
眼下,這則管理辦法仍處于公開征求公眾意見階段。這是為促進人力資源集聚和優化配置,優化廣州市人口結構而出的辦法,它和一些稅收、金融等政策一樣,也并非直接面向房地產而出的政策,但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房地產交易。
產業的轉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依靠人才,眾多城市上演“搶人大戰”,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去到并留在那個城市,令該城市獲得更多的活力及更大的發展動能。廣州此次擬放寬7個行政區的入戶條件,同樣也是吸引人才的體現。就房地產而言,長期發展和人口紅利息息相關,一個地方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才有可能為當地新增相應的房屋購買力。與此同時,這些人才的流入,也有望帶動資金的流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支撐房地產市場的動力。
28周歲以下的人員,也不一定具有強大的支付能力。因此,差異化放寬入戶,不會對廣州的樓市帶來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果,但能為該行業帶來長遠的、細水長流般的利好。
差別化入戶,差異化的利好效果
上述辦法所稱的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是指在廣州差別化入戶實施范圍內就業或創業,符合相應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入戶廣州擬放寬的7個行政區。
一樣的放寬入戶條件,是否對7個區都帶來同樣的利好?這當然得細分看待。一是因為各區的產業基礎、經濟發展水平并不一致,二是因為各區現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不同。例如現階段的增城和從化兩區,目前都屬于不限購的區域,有廣州戶口和沒有廣州戶口的買家,都可以在這兩區購房,因此,此次放寬入戶條件,對這兩區有望帶來的樓市成交利好有限;但在白云、黃埔、南沙、番禺和花都等區域,就將獲得不同程度的利好,例如白云區,該區曾在2020年發布過完善人才政策的通知,但符合政策的人才(具備中級或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或在白云區注冊企業擔任中高級管理職務)也只能在江高、人和、太和、鐘落潭四鎮范圍之內享受廣州市同等戶籍的購房待遇。白云區在廣州樓市中供應量處于中等位置,且具有較多符合年輕群體的產品,若放寬入戶政策,人才落戶后將能購置白云全區范圍內的房子,該區受到的利好程度將會比較明顯。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