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答,為何春季沙塵暴仍頻發?
今天(3月25日),中國氣象局針對近期的沙塵天氣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通報稱,預計今年春季,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將較近十年同期偏多,強度總體持平。預計3月底至4月初,我國北方還將有一次大范圍沙塵天氣。
今年以來最強沙塵波及20省區市
局地出現強沙塵暴
3月19至23日的沙塵天氣過程,為今年以來影響我國強度最強、范圍最廣的一次過程,影響面積超過485萬平方公里。
此次過程先后波及甘肅、青海、陜西、山西等20個省區市,局地出現沙塵暴天氣。23日前后,沙塵天氣波及京津冀等地,河北、北京等局地出現強沙塵暴,最低的能見度不足100到200米。綜合研判,此次沙塵過程強度為2000年以來同期的第三強。
沙源地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頻繁
導致沙塵天氣多發
中央氣象臺環境氣象室主任張碧輝介紹,3月是北方沙塵天氣多發的時節。今年3月中上旬,蒙古國和我國西北沙源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5~8℃,導致沙源地地表無積雪覆蓋,大范圍地表裸露。
今年蒙古氣旋強度偏強和冷空氣活動較多,在氣旋及其后部冷空氣東移過程中,強烈的大風卷起沙塵,通過高空輸送,南下東移。此次沙塵過程中,多地出現大風天氣,其中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局地陣風達到九到十級,為沙源地的起沙以及向下游的遠距離傳輸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動力條件。
預計春季(4—5月),蒙古國南部至內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偏少,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氣旋階段性南下影響,利于形成沙塵天氣。預計我國北方地區沙塵過程次數較近十年同期偏多,沙塵強度總體與近十年持平。
預計,3月31日至4月2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我國西北地區、華北、東北地區等地自西向東還將有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我國北方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為何沙塵天氣仍多發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丁婷介紹,近年來我國北方植被大為增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總體上有利于侵襲我國的沙塵次數逐步減少。
但鄰國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響我國沙塵的重要沙源地,2022年的植被生長季,當地降水較近20年來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蓋較差,地表裸露,缺乏植被的保護。另外,今年的沙塵天氣頻繁還和近期的大氣環流異常有關,今年3月初,沙源地經歷了一次極為罕見的回溫,導致前期的凍土層沙土出現快速融化。
針對防沙治沙策略,張碧輝建議:
4至5月我國北方遭遇沙塵天氣的風險較大,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及時做好防護,降低沙塵天氣對交通、農牧業、人體健康及城市運行的影響。
加大科技攻關和部門合作,加強對沙塵起源、沙塵輸送動力等機理研究和沙塵天氣數值模式預報技術的研究,提升預報預警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沙源地生態治理、沙塵天氣監測預報預警評估和沙塵災害應急處置之間的聯動和互動,為防災減災和科學精準治沙提供支撐。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中國天氣網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