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吧臺里的名酒少有人買,為何還要擺放?內行:好處外人不了解
自從飯店里不允許自帶酒水變成“霸王條款”以后,現在的消費者去飯店里吃飯,除了啤酒以外,基本上白酒和紅酒都是自帶,而且不少飯店也歡迎顧客自帶酒水,畢竟飯店主要的利潤還是來源于菜品和服務。
飯店里售賣酒水本身就比外面的商超要貴,因為這些酒水也是飯店利潤的來源之一,現在的消費者都知道飯店里的白酒價格要比外面貴,而且也未必有自己喜歡的類型,因此招待親友和宴請時自己帶酒已經蔚然成風,可以根據自己宴請的人,以及消費能力來選擇酒水。
現在的餐飲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一些街頭的小飯店,這些小飯店的店租成本和裝修成本也占了開店很大的成本,因此都想著把有限的空間好好利用起來。
現在幾乎沒有顧客去小飯店點吧臺里名貴的白酒,那么為何小飯店還要在吧臺里擺滿各種白酒呢?為何不把有限的空間好好利用一下?其實開過飯店的人都知道,吧臺里擺放的白酒賣不出去多少,尤其是一些名酒,但是擺上白酒的好處外人根本不了解,主要的好處有這4點。
1、提升飯店的檔次和品味飯店吧臺里的酒有很多就是空瓶,擺放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銷售,而是表示來店消費的人有實力,對自己飯店飯菜的一種認可。
很多家庭中都有酒柜,里面也擺放著主人收藏的好酒,甚至有些就是空的名酒瓶子,擺放這些主要是起個裝飾作用,還有就是提升自己家里家裝的檔次,因此去別人做客,不要輕易去動別人家里酒柜里的酒,那樣可能會引起尷尬,這跟飯店吧臺里擺放的名酒道理是一樣的。
2、廠家的一種廣告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白酒的銷售跟廣告和市場鋪貨能力是分不開的,很多小超市開業的時候,門頭都有專門的酒企幫著免費裝修,代價就是門頭上要有這家酒企的名字,這種方式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
飯店的吧臺里也會擺放一些這類酒,甚至靠窗臺的櫥窗上也會擺放,這些都是廠家給了飯店老板一定費用,擺放這些酒就是給廠家做廣告,時間長了讓大家熟悉了這種酒,也就有了嘗試和購買的欲望。
3、一種營銷手段
飯店里的酒水大家都知道會加利潤售賣,但是擺上名酒后再擺上一些價格低的酒,兩相比較之下會讓消費者覺得喝點便宜的也沒貴多少,這是抓住消費者心理的一種營銷手段。
前段時間跟朋友去飯店,本來打算喝幾瓶啤酒完事,但是看著飯店吧臺茅臺旁邊的漢董大師(大雅)售價不到200元一瓶,而且老板娘極力推薦這款酒,于是就點了一瓶。
這款酒據老板娘介紹:這也是產自貴州茅臺鎮7.5平方公里核心醬酒產區,跟茅臺酒一樣共享茅臺鎮的風土和氣候,選用的原料也是小紅梁,工藝也是嚴格遵循大曲坤沙工藝。
這款酒的釀造者曾傳政大師在茅臺酒廠工作多年,師從“醬酒之父”李興發,這款酒是其歷經上百次實驗得來的勾調比例,新酒釀造要歷時一年之久,然后再陳放五年,最后用十年老酒進行勾調后才出廠。
這款酒入口確實醬香濃郁,回味中糧香、曲香、窖香和陳香諸味特別協調,還帶有一絲花果的甜香味,據喝過茅臺的朋友介紹,這酒跟茅臺倒有七八分相似之處。
當時喝這酒不錯,回來后自己一查,發現這酒不過百元出頭,熱情的老板娘這是不知不覺間一瓶酒就賺了我們50元錢。
4、收藏增值
高度白酒沒有保質期,而且越是老酒價格越高,很多飯店老板購買名酒擺放在吧臺里,除了可以提升自家飯店的檔次外,存放增值也是其主要目的,賣出去更好,賣不出去就當自己的一項投資。
一些名酒的酒瓶也受到一些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因此來店消費的顧客如果自帶酒水,遇到一些名酒的酒瓶,飯店老板也會給收集起來,這樣也可以售賣給有需要的人。
飯店吧臺里的名酒確實銷量不高,但是飯店并不全靠擺放這些名酒來盈利,擺放名酒的好處還是不少的,所以即使賣不出去,飯店里也要專門在吧臺擺放上幾瓶名酒來充充門面。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