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不吃墳前供”?為何說清明掃墓的供品不能帶回家?有啥說法
雖然距離清明節還有幾天,但自從進入4月份以后,陸續在各地已經有人開始掃墓了,特別是在4月1日-2日這兩天。
原因是在我國民間一直有著“早清明,晚十一”的說法,即清明節掃墓是可以提前的。而且今年的清明節假期只有一天,時間會非常的倉促。
何況在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好些地方都有這天不掃墓的習俗,因為寒食節禁生火。而且在好些地方都是避諱清明節當天掃墓的,要么是提前了,要么是推遲,就是避諱清明節當天去掃墓。
那清明節就要到了,大家可以聽說過“餓死不吃墳前供”的說法,為什么說清明節掃墓的供品不能帶回家吃呢?這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餓死不吃墳前供”,是何意?
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祭祖的日子,而用來祭祀祖先的供品是不能吃的,就算是再餓也不能帶回家去吃。
在以前不少地方確實是有這樣的習俗,當掃墓、祭祖以后,就會把供品一并也留在墓地的祖先墳前,是不會帶回家去吃的。
小時候在我的家鄉這邊也有這樣的說法,但一般多數家庭還是會把這些供品帶回去,只是帶回去以后不允許小孩子吃,而他們大人則會對其進行清洗,或者是加工一下然后就吃掉了。
如果細問其中的原因,長輩一般就會告訴我們,這是祭祖的供品,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如果小孩子吃了,就會“長不高”,而有些大人則說小孩吃供品會肚子疼的。
總之家長會編各種的理由,就是告誡小孩子不要吃掃墓祭祖的貢品。但是他們大人卻大快朵頤,吃得津津有味。這又是為什么呢?
為什么說掃墓的貢品不能帶回家吃?
其實在以前不少地方會有這樣奇怪的習俗,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個是如果把祭祀的供品帶回家,認為這樣是對祖先的不尊敬。
因為這些供品本來就是為了祭祀祖先而準備的,所以是不宜把它帶回家的。就算是祭祀完成了,這些也應該留在墳地。
就像我的家鄉這邊,如果是祭祀的供品,自己都是不能先吃,就算烹飪的時候也不能試味的,這樣是對祖先的不尊敬。
第二個是祭祀的供品很容易弄臟。因為祭祀是在深山老林里面,山里面本來就有很多的植物,而樹枝上就有好些臟東西,甚至上面還有各種小蟲子。
而且祭祖掃墓的時候還要燒紙,就是放在供品前面燃燒,肯定會有灰塵的,另外還會放煙花爆竹等,這樣就會有更多臟東西掉落在供品上面,自然吃了這樣的東西,對身體是不好的。
以前常有一種說法,偷吃了墳頭的供品會肚子疼,實際上就是因為有些東西不干凈了,吃了腸胃不舒服所致,可見這個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古人善心的表達。在以前的生活水平不如今天,食物是非常短缺的,有不少窮苦人家常常連肚子都是填不飽的,因此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就會去野外尋找各種墳地前的供品來充饑。
而古人規定把供品不能帶回家去吃,也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就是留給一些需要的人或者是動物。因為對于這些人群來說,吃飽肚子對他們來說才是最主要的,才不會在乎食物干不干凈。
也是由于這些原因,所以在以前不少地方就有了墳前供品不能帶回家吃的習俗。
墳前供品真的不能帶回家嗎?
這個肯定是可以的,但也要看供品的種類,比如像一些帶皮的水果,那洗一洗就可以吃了,而像是直接沒有外皮保護的面包、糕點等,如果臟了的話,還真的不宜帶回去。
除此以外,不少地方在祭祖掃墓的時候,還會特意做一些美味的菜肴帶上去,這樣的食物也很容易弄臟的,所以如果臟了的話也最好不宜帶回去吃了。
在以前很多地方也會把供品帶回去,然后只是大人吃,而不允許小孩子吃。那是因為當時的條件也不太好,把它們放在山里有點舍不得,認為這樣太浪費了。
所以帶回去不允許小孩子吃,就是因為大人的身體抵抗力強一些,吃壞肚子了他們也能忍受,而小孩子抵抗力弱一些,腸胃消化能力也不如大人的強,因而才不允許小孩子吃。
而且在廣東有些地方,在掃墓祭祖完成以后,就要直接在祖墳前把祭祖的供品全部都給吃掉,往往一個家族幾十個人,就圍坐在祖墳前吃得津津有味,并且當地的說法是吃得越香,祖先就會越高興,這樣才更能得到祖宗的庇佑。
其實吧,清明節本來就是由上巳節、寒食節混合而成的一個節氣,其中就有吃寒食的習俗,并且還有在野外踏青、郊游的習俗。所以在墳前吃供品,也沒有什么稀奇的。
而且時代和過去不同了,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很好了,已經沒人需要去吃墳前供品來充饑了,以此大家也就沒有必要把掃墓的供品留在墓地了。
如果是一些確實已經臟了的,不宜帶回去吃的,那留下來肯定是可以的。
而有些洗一下就能吃,或者是拿回家加熱一下還能吃的食物,還是盡量帶回去吧,扔掉真的很可惜。
隨便看看:
- [資訊]山西啟能開智創始人王美麗受邀參加全球婦女峰會,促進婦女發展新
- [資訊]3月17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92號/95號汽油價格
- [資訊]4家海洋領域IPO企業完成上市 一季度我國海洋經濟復蘇態勢強
- [資訊]武漢輪渡、淄博燒烤“火出圈” 下一個流量王是誰?
- [資訊]船舶工業迎來綠色發展機遇
- [資訊]數字經濟正逐步成為中國穩增長、促發展的新動能
- [資訊]天津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生活更方便 群眾更幸福
- [資訊]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開標,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
- [資訊]中國第1位變性人,1983年“男變女”手術成功,嫁給大32歲
- [資訊]“江南清麗地”崛起“活力澎湃城” 浙江湖州以實干爭先推進中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