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空調破極地寒潮,溫暖助力中國第41次南極科學考察
2024年11月1日,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從廣州出征,奔赴南極。美的空調作為中國南北極考察合作伙伴跟隨“雪龍號”和南極考察隊往返南極,全程為隊員們提供穩定舒適的溫度保障,完成溫暖護航任務。
“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具備極強的破冰能力,可在嚴酷的南極環境中進行長時間的航行與工作,并能夠承載大量科研設備與物資。但“雪龍號”的任務不僅是簡單的物資運輸,更是承擔著重要的科研任務,包括水文氣象觀測、海洋生物監測等,這些數據對于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極具價值,是推動科學研究、助力國際交流的重要舉措。因此美的空調作為“雪龍號”的一份子,在守護科考隊員在極地的科研、工作、生活方面都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以適應極端環境的產品力為科考隊保駕護航
“雪龍”號前往南極考察的途中要跨越赤道、西風帶等多種惡劣氣候區,但不論是赤道還是南極,空調必須保證在炎熱、寒冷的環境下具備可靠的制冷、制熱能力。美的新風探索家中央空調是行業首臺搭載“全系統雙路增焓技術”的中央空調,可實現-30℃-60℃強穩運行,-15℃制熱不衰減,有效解決了傳統制熱設備面臨的高濕易停機、低溫不夠暖、嚴寒不運行三大挑戰,輕松應對各種極端復雜氣候,為考察隊員們提供溫度適宜的工作生活環境。
為了攻克極地惡況環境所帶來的巨大挑戰,美的空調對于品質追求從未停止,也正因為如此,才得以憑借過硬的品質應對包括高低溫、西風帶的顛簸、電能匱乏等惡劣環境的考驗,鑄就產品“極地品質”。
助力中國極地科考事業,彰顯國產品牌責任與擔當
南極覆蓋著亙古永恒的堅冰和積雪,是地球上唯一沒有被污染和開發的寶藏之地,南極科考一方面想在這里發現生命和自然科學的奧秘,針對地球地質環境,氣候,生物和天文等學科領域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另一方面南極蘊藏的豐富資源和能源,加以科學的開發和利用的,對于人類改善和提升生存環境,推動文明進程有著極高的科學價值和重要的經濟意義。
而美的空調作為國產品牌,積極助力中國極地科考事業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科技實力和探索精神,是每一個國民的驕傲。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結合,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更是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力量。美的空調憑借其先進的制熱技術和超高的能效比,在極地環境的惡劣條件下展現出卓越的性能。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美的空調在節能環保、科技創新方面的強大研發實力,也彰顯了企業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中的責任與擔當。
這并非是美的空調首次攻克極端環境帶來的巨大挑戰,美的空調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極地挑戰行動,先后闖過了“漠河”、登上了“冰島”、翻越了“珠峰”,一次次用極限環境挑戰,證明了自身強大的產品力及其輻射全國乃至海外的高效服務能力。美的空調強研發、重創新、敢突破,作為“國際領先”水平的空調企業,不只在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最大、最持久,同時面向用戶需求的研究體系也最全面、最完善,切實為消費者解決空調使用痛點,滿足每一位用戶對生活更舒適、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高品質要求。
持續深耕賦能高質量發展,美的空調全球突破戰略提速
近日,海外空調份額榜單TOP5揭曉,美的空調赫然位居其列。除了持續深耕ToC與ToB產業并重的發展策略,美的空調“全球突破”的步伐取得長足進步。2024上半年,美的集團國外地區貢獻的營收高達910.76億元,同比增長13.09%,營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0.88%提升至41.92%。且在2023年,美的空調的零售額數據尤為突出,全球占比超過了20%,也就是說,2023年全世界每賣出5臺空調,就有一臺是美的制造的。
美的空調作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品牌,其全球化戰略確實不僅體現在其硬核的產品力上,更體現在其作為世界級品牌的責任與擔當。積極響應全球環保號召,致力于研發更加節能、環保的空調產品,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并且在全球化進程中,注重與當地文化的融合與尊重。通過深入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消費習慣,在滿足當地用戶的需求的同時也促進了品牌與當地社會的和諧共處。
美的空調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提升了產品的適應性和耐用性,使其能夠在各種極端氣候條件下穩定運行。無論是炎熱的沙漠地區,還是寒冷的極地環境,美的空調都能為用戶提供舒適、穩定的室內溫度,滿足不同地區用戶的需求。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及注重文化融合與尊重,美的空調正在逐步構建一個更加全球化、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隨便看看:
- [國內]天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 [國內]跨境資金流動合理有序 國際班列運量穩中有增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
- [國內]易點云通過港交所聆訊,辦公 IT 助企業降本增效
- [國內]超3500億元!我國“新三樣”出口市場火爆!一季度汽車出口量
- [國內]5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降242個基點
- [國內]詮釋新型實體企業價值 京東攜手博世中國深耕“本土”市場
- [國內]第三屆“5.20網約車司機關愛日”戰略簽約儀式在滬舉行
- [國內]國家新聞出版署通報2022年度新聞記者證核驗情況
- [國內]九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涉險公共區域安全防護工作
- [國內]國家統計局:4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回升明顯 積極因素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