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庭宣判!全國首例
停車信息、行車軌跡一旦泄露,會對車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
然而近年來,就有犯罪分子盯上這一點,利用技術手段破解停車平臺系統的安全防護機制,形成制作“黑客”軟件、尋車、貼GPS、拖車等一系列的黑灰產業鏈。3月24日,全國首例全鏈條打擊“非法獲取公民車輛位置信息”案,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
?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6月起,被告人黃某倫、李某兩人,明知他人從事非法尋車業務,仍制作、提供“JTC”等程序并從中牟利。
非法尋車業務經營者利用兩名被告提供的“JTC”等程序,可繞過某些停車平臺系統的安全防護機制,非法獲取車輛停車位置信息,或者根據客戶需求在車輛底部等位置安裝GPS設備,非法跟蹤車輛行蹤軌跡。被告人黃某倫就接受了尋車業務人委托,給指定車輛安裝GPS設備。經統計,截至2022年5月歸案,黃某倫非法獲利113萬多元,李某非法獲利24萬多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規定:“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認為,停車信息及車輛行蹤軌跡,反映特定自然人的生活、工作等活動情況,屬于公民個人信息,應受法律保護。兩名被告人明知他人非法獲取公民車輛位置信息并從中牟利,仍制作軟件程序,供他人使用,情節特別嚴重,且黃某倫還參與了給指定車輛安裝GPS等下游犯罪。兩人的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法院當庭作出判決。被告人黃某倫、李某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十一個月和三年三個月。
據了解,該案涉及的非法尋車業務人、安裝GPS人員、拖車人員等已陸續歸案,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江蘇新聞)
隨便看看:
- [熱評]奮斗如歌鼓舞青浦,“新時代青浦奮進擔當獎”表彰活動今天舉行
- [熱評]董宇輝去哪流量去哪,東方甄選的瓶頸如何破解?定位專家顧均輝這
- [熱評]國網宜賓供電公司:電力服務“一對一” 助企首季“開門紅”
- [熱評]江西提前進入汛期 啟動24小時防汛值班
- [熱評]《網信部門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明確“一事不二罰”
- [熱評]中國氣象局:近期天氣形勢復雜多變,災害性天氣防范形勢嚴峻
- [熱評]一線觀察丨光子產業“大院”“大廠”聯手“追光”
- [熱評]魔方是怎么還原的,含具體操作步驟
- [熱評]張繼科事件再次升級,真相到底如何?為何驚動中央政法委?
- [熱評]“玉”你有約 “櫻”你而來 唐韻小鎮春日花都宴盛大開“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