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兄弟一別74載,90歲的弟弟終于找回烈士哥哥:忠魂終歸故里
文/記者孫娜娜
為國捐軀終不悔,追思先賢有后人。3月14日,革命烈士商建樓魂歸故里,安葬儀式在東營革命烈士陵園舉行。在東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眾多公益組織的幫助下,90歲的商建華一家從上海接回了哥哥的骨灰,并將其安葬在東營革命烈士陵園。商建華74年的日思夜盼、74年的找尋,在這一刻畫上句號。
神奇的相遇和唯一的合影
“哥哥,你回來了,家里很好,你放心!我回來看你了,分別幾十年了,終于回家了。”商建華抱著哥哥商建樓的骨灰,說話的語氣仍像是74年前上海外灘的那次偶遇。
1939年,父親參加革命。1942年,年僅15歲的商建樓也扛起鋼槍上了戰(zhàn)場。1945年,廣北革命根據(jù)地掀起抗戰(zhàn)熱潮。此時,母親和弟弟相繼餓死,“追隨父親和哥哥參軍報國”的念頭像一團熱火,在年僅11歲的商建華胸中燃燒。在軍區(qū)司令員楊國夫的特批下,商建華成為“商家連”最小的戰(zhàn)士。
年齡雖小,但商建華非常勇敢。參軍后,他先任山東渤海軍區(qū)特務團偵察員,后任渤海縱隊副政委劉格平警衛(wèi)員,曾參加過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戰(zhàn)役,兩次榮立三等功。
1949年上海戰(zhàn)役勝利后,商建華部隊整休。在整休的第三天,商建華到外灘逛街,迎面走來一位說山東話的連長,商建華心頭一動。7年的戰(zhàn)火摧殘,哥哥的樣貌已然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商建華自己也從不足槍高的小毛孩長成了小伙子。“他是我的哥哥嗎?”商建華內(nèi)心既激動又緊張,他怯生生地上前搭話,“您老家是哪里?”商建樓見了商建華更是吃驚不小,兩人在互換了籍貫、姓名后,抱頭痛哭。一時激動難抑,到南京路王開照相館拍攝了一張合影。令人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兄弟二人最后的相聚,也是唯一的合影。
這張合影目前就陳列于史口鎮(zhèn)西商村紅色教育展覽館中。照片中兩名身穿軍裝、頭戴紅五星帽徽的年輕人并肩而立,一個臉龐稚嫩,一個臉龐清瘦。
74年的思念,74年的找尋
短暫的相聚后,商建華便跟隨部隊南下,商建樓則因頭部有傷留在上海。不久后,商建華便從“商家連”衛(wèi)生員商振剛口中得知,“商建樓因槍傷復發(fā)、高燒不退,醫(yī)治無效而犧牲。”得知這一消息,商建華十分悲痛,他接著趕到上海虹橋公墓祭拜了哥哥。
此后,商建華在部隊的培養(yǎng)下,一步一個臺階。1949年10月至1950年10月,商建華先后在華東軍政大學、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學習深造。1950年10月,他參加皖北土改,土改結束后就地分配,任廬江縣永勝鄉(xiāng)鄉(xiāng)長團區(qū)委書記。1951年,商建華經(jīng)多方打聽,終于在長沙找到了父親,此時父親已是南下干部。1953年,商建華轉業(yè),調(diào)到西安支援大西北建設。此后,他便定居在西安。
1955年,商建華再次到上海虹橋陵園祭拜哥哥,卻被告知哥哥的骨灰被遷往了寶山陵園。當時因趕時間回西安,商建華沒來得及趕去寶山陵園,等后來再聯(lián)系寶山陵園時,卻未曾找到哥哥的安葬信息。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父親去世前,還曾叮囑商建華一定要找到哥哥的骨灰。74年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他時常拿著哥哥的烈士證一遍遍撫摸,“尋找哥哥的墓地”這一念頭始終縈繞在商建華的心間。
“為烈士尋親,送英雄回家”
撫今追昔,飲水思源,那些為中華崛起而灑下熱血、獻出青春的先烈,無時無刻不讓人縈心牽懷!
2022年7月,東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接到一則求助電話。商建華想通過政府,幫自己在有生之年找到哥哥的骨灰。東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認真核對了商建樓烈士的信息,通過走訪、電話和網(wǎng)絡發(fā)布尋親信息等方式尋找相關線索,并將尋親信息轉發(fā)給了東營紅五星公益志愿服務中心。
“我們將尋親信息發(fā)給了平時經(jīng)常配合的公益尋親平臺,有‘9120’尋親平臺、‘寶貝回家’公益組織等,就是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盡快找到商建樓的骨灰。”東營紅五星公益志愿服務中心會長趙秀麗說。按照烈士的信息,志愿者找遍了上海各個烈士紀念館,但都未找到。“我們甚至想把志愿者撒下去,一條條核對檔案。”正當趙秀麗等人為此犯愁時,上海“寶貝回家”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從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病故軍人骨灰存放處找到了商建樓的骨灰。
今年2月份,東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多方核實后,確定找到的骨灰就是商建樓的。至此,歷時7個月的烈士尋親終于圓滿完成。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3月11日,商建華乘坐的西安到東營的飛機抵達機場。他下車后,馬不停蹄地趕往西商村,他想再看看闊別79年的故鄉(xiāng)。而另一邊,東營革命烈士陵園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商建樓烈士骨灰回遷方案以及安葬儀式,開具公函、鐫刻碑文、修建墳墓……趙秀麗覺著他的骨灰盒上該有張遺像,于是從兄弟二人的合影中截取了商建樓的照片并沖洗出來。
13日,東營市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趙斌、史口鎮(zhèn)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王永政、西商村黨支部書記商寶明、商建華兒子商海涵等一行8人,到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迎商建樓骨灰回家。14日下午3時,商建樓的骨灰安葬儀式在東營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省烈士事跡編纂和宣傳教育中心主任陳軍偉,東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克杰,東營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燕雪英,史口鎮(zhèn)政府代表,烈士家屬代表,志愿服務隊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此次安葬儀式。眾人懷著崇高的敬意向英雄致敬。
“為烈士尋親,送英雄回家”。東營紅五星公益志愿服務中心從最初的為老兵拜大年,為老兵做護膝,送新兵入伍,到后來的為烈士尋親,趙秀麗跟她的團隊在奉獻愛心的路上越走越遠。目前該團隊已為13位烈士尋得親人。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我們家是四代軍人,孫子現(xiàn)在是團長。我們希望下一代中還有軍人。”商建華說。父親、哥哥、商建華、兒子、孫子,相繼入伍。“商家連”視死如歸的勇氣和保家衛(wèi)國的忠誠,在商建華一家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信仰之歌。
原標題:跨越74年的找尋,革命烈士魂歸故里
隨便看看:
- [熱評]“城市客廳”為人民城市“測溫”
- [熱評]徽商職業(yè)學院開展 “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教育活動
- [熱評]榜樣力量!達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門急診第一黨支部成為省、市標桿
- [熱評]人民日報評“多人因造黃謠被處理”:造謠者終要付出代價
- [熱評]2023年度第一批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備案公示!濟寧2家上榜
- [熱評]【東營天氣】3月25日,較冷,多云轉晴,東風2級
- [熱評]IGG鸚鵡攜手香港SPCA協(xié)會,共筑動物福祉
- [熱評]廣州市氣象臺發(fā)布冰雹橙色預警信號
- [熱評]賴清德2024副手是誰?她的看好度遙遙領先
- [熱評]青島兩產(chǎn)業(yè)園赴深推介:嶗山要做元宇宙的“頭號玩家”!
相關推薦:
網(wǎng)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