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直播間里的“氣象課”
新華社西寧3月23日電(記者李占軼、周盛盛、李彥南)“屏幕前的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分享氣象知識?!痹谇嗪JD書館演播廳內,楊延華熟練地準備好資料,開始了當天的線上直播活動。
楊延華是青海省氣候中心的一名天氣氣候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氣候監測評價及氣候服務工作。畢業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她扎根青藏高原20多年,用自己的專業記錄著青藏高原氣候的變化。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為推動氣象常識走進千家萬戶,青海省圖書館、青海省氣象學會、西寧市氣象學會聯合舉辦線上公益科普專場活動。作為一名工作20多年的氣象人,楊延華化身“主播”,為網友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氣象課。
楊延華(中)正在直播間為網友講解氣象知識。(受訪者供圖)
這次直播活動吸引了數千網友關注,大家紛紛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其中不乏來自各個學校的中小學生。
“楊老師,有一句諺語‘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披蓑衣?!@有科學依據嗎?”在直播間里,西寧市第十二中學八年級學生李子美作為代表向楊延華提問。
“這句諺語有一定道理。”楊延華微笑答道,“云是天氣的招牌,云的形狀、高低、移動方向確實能預示未來天氣的變化。但部分地區受局部地形影響,這個諺語不一定適用?!?/p>
“遇到暴雨天氣該怎么辦?”“什么樣的氣候最適合出門旅游?”直播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氛圍越來越熱烈……楊延華說,希望這堂課能激發公眾尤其是小朋友們對于氣象和自然的好奇心。
?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對防范氣象災害重大風險的要求越來越高?!吧鐣娫谌粘I钪信c天氣、氣象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更需要儲備一些基本的氣象常識?!睏钛尤A表示。
3月22日,楊延華正在進行氣候監測評估工作。新華社記者 周盛盛 攝
“除了氣象直播課,我們不斷創新氣象服務形式,推出本地化、精細化、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滿足各行各業對氣象服務保障的需求?!鼻嗪J夂蛑行闹魅蝿⒉始t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氣候監測預測、氣象災害預警評估等服務,青海省氣候中心還推出了涵蓋生態、農牧業、交通、能源、旅游等多個領域的高原特色服務產品,包括牧草氣候年景評定、牦牛肉等農牧產業氣候品質認證、避暑旅游目的地評審等。這些服務背后都隱藏著如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充分利用氣候資源的“氣象密碼”。
從“知天而作”到網絡直播,從監測預警到生產生活,氣象服務正在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隨便看看:
- [熱評]中央氣象臺3月23日10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 [熱評]王再華任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
- [熱評]國民黨約談2024“大選”人選 ,張亞中陣營:征召應只限黨員
- [熱評]鄭州今年要新增50萬個停車位!怎么建?有獎征集“金點子”
- [熱評]賴清德2024副手是誰?她的看好度遙遙領先
- [熱評]“建管治”并舉,浦東這個街道全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 [熱評]循紅色足跡 銘初心使命|東阿公安走進紅色文化展覽館
- [熱評]平潭多部門助力嵐臺直航航線恢復準備工作 臺胞熱盼“海峽號”復
- [熱評]臺灣旅客今起可搭乘“小三通”往返,廈門臺商協會歡送臺胞返鄉
- [熱評]為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東航一航班主動延遲72分鐘起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