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新時代行業楷模杰出先鋒人物——賀俊律師
一路奮斗,一路拼搏,從未停止的努力讓他脫穎而出,他是法律界的精英,更是在金融資本領域開出一方天地的成就者,專業的知識,成就專業化律師。
他是扶弱維權的使者,用滿心的熱忱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從接過客戶信任的一霎那,便擔負起對結果的責任。這是不忘初心,更是心底的認真。
他是專業領域里的佼佼者,更藏著一份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是嚴于律己,更是優秀的追求。
執業近20年,累計經辦民商、經濟、刑事案件近3000件,近年來參與的基金項目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為近百家基金管理人提供法律服務;代理金融領域的訴訟、投資糾紛案件,累計為投資者挽回經濟損失數十億元;擔任法律顧問的大型公司、企業集團30余家……
他說自己是比較內斂的人,但走進法庭之上,深厚的專業知識與精彩絕倫的辯論讓他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用一次次實戰的勝利與經驗,換來的是人們的口碑與信任,他就是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總部合伙人、中國區董事,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管委會副主任、投融資部主任——賀俊。
賀俊律師:金融資本法律業務新藍海的踐行者
自2015年起主攻金融資本與投融資法律業務,經過5年時間的專業化深耕,盈科廣州分所賀俊律師團隊交出了一份堪稱華麗的成績單。
如今,在金融資本與投融資法律服務領域,他們已迅速崛起成為廣州地區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團隊之一。梅花香自苦寒來。專業、優質和多樣化的法律服務,加之往日耀眼的戰績,帶給團隊“豐厚的回報”:團隊從來不為業務發愁,他們近年來很多業務都是客戶慕名而來的,包括其他律師同行主動尋求合作。
日前,賀俊擔任廣州市律師協會金融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律師協會金融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同時,他在盈科體系近萬名執業律師中脫穎而出,入選“首屆盈科百名大律師”名單。
賀俊說:“長久以來,我始終對法律工作的每個細節都充滿著敬畏感”。
“不忘初心,最大限度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也許就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與堅持,成就了今天享譽行業的賀俊律師。
一、用熱愛澆筑理想
溫文爾雅、目光堅毅是賀俊給人的第一印象。從2002年起,他正式投身于律師工作,至今已有18個春秋,累計經辦的民商、經濟、刑事案件已達到近3000件。
心里的腳步,決定了前行的路。在專業與行業的選擇上,賀俊從未動搖,從最初的實習律師到自己創建律所,再到加盟大型律所擔任高層管理人員,做律師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熱愛,滿懷著憧憬與希望,哪怕這條路迷霧重重,那份信仰也會給予力量。
回顧自己當初選擇律師這條路的理由,賀俊笑言,“那時候看了《法外情》、《一號法庭》等律政影視劇,深受觸動,由此對律師這份職業有了極大的憧憬。”
因此,大學時面臨人生第一個重要選擇——確定專業方向,他聽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了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在那個青春飛揚的大學時代,校園廣場上笑聲飛揚,賀俊卻更愿意“躲進小樓成一統”——獨自待在圖書館,盡情地遨游在法律的海洋中,沉浸在知識的殿堂里,描繪自己的青春理想。
“那時,我喜歡看法學著作,尤其喜歡研讀案例,也習慣了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及時寫下來。”他說。
當年因為西南政法大學允許在校本科生參加律師執業資格考試,于是,賀俊報名參加并一舉通過,由此在畢業之前,不到21歲便獲得了律師執業資格。
大學畢業后,面臨人生第二次重要選擇——擇業,身邊不少同學選擇了相對穩定、體面的公務員生活,可賀俊卻不為所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成為一名律師。2002年,他帶著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一份熱切的期待,直奔廣州,于當年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律師生涯,成為當時中國律師隊伍中最年輕的執業律師之一。
因為日常生活中性格內斂,不喜歡應酬、交際,賀俊也曾擔心自己會對律師工作有些不適應,可后來他發現,自己只要一上了法庭就會迅速進入角色,甚至還有些許興奮,“律師工作讓我改變了很多。”他說。
執業之初,因為既沒有資源,也沒有人脈,賀俊也曾為案源苦惱。
不過,思維活躍的他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借互聯網的“東風”為自己的律師業務賦能。彼時,互聯網才剛剛進入人們的生活,許多年紀稍長的律師甚至還不會上網、也不會打字,廣州當地也很少有律所通過互聯網來宣傳品牌,招攬業務。賀俊“首開先河”,嘗試著通過建設網站來吸引客戶,結果出人意料得好,加上業務精湛、責任心強,很快他的案源迅速增加,他的律師生涯也就此步入了正軌。而他獨立運營的“廣州律師維權網”常年占據百度、谷歌“廣州律師”關鍵詞第一位,業務持續不斷,也正是那時,他結識了很多一直以來給予自己信任的商業伙伴,鞏固了自己的客戶群體,并與其中的部分客戶共同成長壯大。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轉眼到了2008年,在強者云集的廣州,年僅28歲的賀俊再次邁出職業生涯中重要一步,創辦了廣東易恒律師事務所,任主任律師,在繼續自己法律實務工作的基礎上,擔負起了創業者和律所管理者的角色。他擔任的角色更加復雜,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對夢想與事業的渴望也更加宏偉。從組建人馬開始,不畏艱難險阻,既要承辦專業業務,對每一個案件負責用心,又要照看著整個律所的運營與管理,是律師也是整個律所的大家長。看似每一個崗位日常的運轉,背后都是繁瑣小事的用心經營。
不過,這段時間并不算長,只持續了3年。“我們律所規模較小,受此限制很難承接到比較大的業務,招投標業務更沒有資質。并且,當時我認定,專業化必將成為律師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可是,專業化需要規模化的支撐,而我的律所當時不具備這個條件。”賀俊說。
就在那時,中國規模最大律所之一的盈科,走進了賀俊的視野。
2010年底,盈科在廣州成立分所,并向社會廣發“英雄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賀俊最終于2011年帶團隊加盟了盈科律師事務所,擔任高級合伙人,一直工作至今。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律所之一,盈科這些年實現了磅礴發展,這主要得益于律所實行的超前的商業模式與管理模式,比如,由總部直接投資、直接管理,創新的黨建引領、管委會領導下的執行主任負責制,行政事務與律師執業相分離的運營管理……這些舉措解決了傳統律師行業的諸多弊端,為傳統律師行業創新自己的管理及運營方式,樹立了典范和標桿。對包括賀俊在內的許多律師而言,在盈科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價值,實現理想與抱負,在這里沒有冗雜的人際關系需要處理,但需要極強的業務能力才能夠體現出自我優勢。
賀俊說,“我當初之所以選擇加入盈科,是因為它秉持的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理念與擔任過律所管理者的我不謀而合,并且,它的規模能夠為我提供足夠的舞臺,并且,卸下管理的擔子,一段時間內,我也可以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業務中,投身到專業化方向的選擇和能力的提升中去。”
心有燈,路未迷。
前行路上,盡管也充滿了未知和迷茫,但賀俊在內心為自己點亮了一盞燈,由此,即便也有一時的迷茫、徘徊,最后卻總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二、從普通律師走向“專業化”的獨樹一幟
2011年底,賀俊正式加入廣州盈科擔任高級合伙人。雖然2012年他的創收已進入律所中已名列前茅,但一開始從事的依然是各類傳統業務。
賀俊說,“雖然我是抱著探索專業化發展道路的目標加入盈科,可坦率地講,起初我對于專業化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并沒有清晰可循的路徑。所以,到盈科后,我先是做了3年左右的以民商事為主的傳統業務。”這三年間他辦理過轟動全國的“大切諾基車主維權案”、“路虎發現四全國車主維權案”、經過《華爾街日報》和《法人》等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而轟動全國的假冒“愛馬仕”注冊商標案、經過《家庭》雜志報道過的夫妻共同財產超過十億元的香港富商離婚財產分割等系列訴訟標的過億元的大案要案。同時,也辦理了諸如號稱“廣東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拍”的民企收購廣新控股集團所屬企業、某知名商業綜合體股權收購等投資并購類的典型非訴訟業務。
除了專業法律知識,律師們面對的客戶與案例往往來自不同領域、涉及不同專業,對于一個優秀的律師來說,需要掌握具體牽涉的信息與情況,了解其中癥結所在,拆解矛盾,就必須掌握與這些領域、專業相關的行業知識,因此對知識面的要求很高。術業有專攻,這就影響著不同律師的分類,迫使他們去選擇和定位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這時,興趣與天分往往會成為每個人前行方向的指引。當時,國內法律服務市場的一些新變化,引起了賀俊的關注和興趣。尤其是2014年開始國內金融資本、投融資業務的繁榮以及互聯網金融、私募基金、信托等新興金融領域的興起,帶來了大量的法律服務業務機會。“資本市場和新興金融領域的發展必將帶來大量的業務機會,當時我就認定,包括投融資、私募基金、信托等金融資本領域的法律業務值得研究,由此確立了自己的專業研究與發展方向,從傳統業務轉向金融資本與投融資法律業務。”賀俊說。
2014年3月17日,我國規范意義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工作開始,意味著私募徹底合法化,隨即,國內迅速掀起了一波聲勢浩大的私募基金發展熱潮。與此同時,P2P在“爆雷”“跑路”不斷的同時,律師法律業務的利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同時,賀俊注意到,當時國內既懂法律又熟知金融與投融資知識的復合型律師并不多,“這一點和我之前代理傳統案件不同,國內做普通法律業務的律師很多,可以說是,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另外,由于法制不健全、金融監管滯后等原因,為了業務合規,反而使得市場對專業律師的需求被凸顯了出來。
“這是一片法律服務的新藍海。”賀俊說。
之后,他積極參加金融、基金、證券等各類相關培訓,不斷強化自己。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這進一步堅定了他探索專業化發展之路的決心。
2015年起,賀俊開始主攻私募股權基金、銀行金融、信托、投資并購等金融資本法律業務,成績亮眼。以私募基金業務為例,2016年,賀俊和團隊開始以私募基金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業務為契機和端口業務,著力開拓私募基金業務,聚焦私募基金專業化、行業化發展。依據市場需要,他們針對性地研發了一系列的專業化法律服務產品。比如,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從注冊地點選擇到管理人登記到基金產品備案等全方位一站式法律服務;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規自查服務;針對私募基金爆雷事件頻發,提供刑民交叉法律服務(管理人基金清退、投資人維權、管理人高管刑責風險防控);針對私募市場高頻、熱點需求,提供各類法律服務(爭議多主體、多元化解決,托管機構法律責任豁免,投資項目對賭、回購權利實現,QFLP、QFII基金架構設計和私募基金涉稅籌劃,等等)。這些新型法律服務產品,及時滿足了市場需要,也為賀俊團隊的業務增長插上了“翅膀”。
賀俊也開始承擔一些相關的社會職務:擔任廣東省創業投資協會副秘書長、廣州市風險投資協會發起人與副理事長、廣州市私募基金協會私募投資爭議調解中心發起人、廣州市新三板協會會員等。
他還在近3年在各地組織過30余場關于私募基金與投資領域的各類培訓;接受《國際金融報》《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中國基金報》《中國經營報》《投資界》《新浪財經》等大量新聞媒體有關私募基金與投資理財方面的采訪,以此,普及私募基金方面的知識,推動國內私募基金的健康發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幾年磨礪,賀俊團隊現在已發展為廣州私募基金領域最有活力和知名度的專業化團隊之一。
“我們現在擁有一支超過40名執業律師組成的協作能力和執行力較強的專業團隊,攜手為客戶提供投融資、金融資本與并購重組方面的專業化訴訟與非訴訟法律服務,是盈科廣州分所最大最強的專業團隊之一,以最大限度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作為團隊理念,為眾多客戶提供優質法律服務。”賀俊說,言語間很是欣慰。
除此之外,5年來,賀俊團隊已先后為超過百家基金管理人提供法律服務,參與過多項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的組建,參與的基金項目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為金融領域系列訴訟提供多維度的爭議解決方案,曾作為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的訴訟代理人參與諸多訴訟案件,代理的大量金融投資糾紛,累計為投資者挽回數十億的經濟損失;擔任三十余家大型公司、企業的法律顧問,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法律服務……賀俊擅長處理公司、證券、投融資等商事領域糾紛,善于把握細節,將訴訟與非訴思路相結合,擁有極強的司法實踐與爭議解決能力,在專業領域做了大量創新性探索,其工作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一路走來,賀俊帶領團隊堅持學習,持續探索專業化發展道路,除了法律實務方面成績斐然,在學術研究領域以多有斬獲。他是《駕馭風險:企業經營365個法律痛點解決之道》一書的主編之一,《私募基金實務精要》編委成員之一。
賀俊團隊至今在法律實務領域,已打了不少的漂亮仗。
2020年他們代理的兩個同為涉私募基金產品的勝訴案例,在結果上卻出現了“有趣”的對比。一個案例是代表投資人維權,在資管產品去剛兌的大背景下,與簽有“不保底不保收益的合同條款”的前提下,追究私募基金管理人怠于履行管理職能、不依法進行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的責任,最終,基金管理人承擔全額賠償責任的訴求,獲得了仲裁院的支持。與此同時,在另一個案件中,賀俊團隊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一方的代理律師,該案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有保底條款的《補充協議》,但最終被法院認定為“規避監管、放大市場風險”的無效條款,判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無需對投資人承擔法律責任。
案件結果的大相徑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賀俊團隊的專業實力。
賀俊表示,在中國,當前許多投資人對私募基金、信托等金融投資產品的概念是模糊的,也不清楚產品的運作原理和其中涉及的法律關系,出現問題后,更不知道有哪些救濟渠道。“許多投資人在購買私募基金、信托等投資理財類產品時,對產品概念并不清晰,只是因為看到公司廣告投放大、裝修氣派,或者銷售人員將產品描述得天花亂墜,而不做調研分析,比如說了解投資邏輯、投后管理方式、項目方底層資產的真實情況,‘糊里糊涂'就買了。如今資管產品正在去剛兌,作為投資人是需要為此承擔責任的,法院也已經有了相關判例,即原則上不支持剛性兌付。”他說。
賀俊提醒,一旦出現問題,投資人除了向賣給自己基金產品的人維權,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突破基金管理人直接找項目方或底層資產方維權,如果托管機構存在過失也可以要求托管機構承擔責任,銷售方存在違規銷售還可以要求銷售方進行賠償。
“之前,由于法制的不夠健全,監管力度長期偏弱,加大了投資的風險,應當格外謹慎、理性。”賀俊說。而就他的切身體會來看,目前私募基金投資領域面臨的最大風險并非項目風險,而是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作為專業律師,賀俊希望中國的投資環境和法律環境能夠盡快完善,自己也愿意盡己所能為之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
三、敬畏法律,肩負責任
日新月異的世界變化萬千,這要求著人們不進則退,在律師行業中,同樣需要律師們了解情況及變化,靈活地處理突發的危機,但不變的是對法律的敬畏。法律是莊嚴的,是至高無上的,每天與法律打交道的律師們,內心需要滿懷著對法律的敬畏,才能不忘初心地踏實工作。
有口皆碑,是對賀俊最大的肯定。
賀俊說,“我希望自己能用心做好每件案子,盡力不辜負每一位當事人的期望。一個是責任心的驅使,第二個是時刻要保持對法律的敬畏。”責任與敬畏似乎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兩個信條,簡單的信條背后,是其多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即便自己再忙碌,對于團隊的情況賀俊也始終能做到事無巨細、了如指掌,“這也是對法律的一種敬畏”,他說。同時,表現的是他對每一個客戶絕對認真的態度。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讓我們看到一個律師的堅守!
工作之余,賀俊是個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為緩解律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他會參加潛水、帆船、滑雪等極限運動,愛打高爾夫,愛跑步,也愛旅游,多年來堅持抽出時間到世界各地游覽。對生活與朋友的真誠、善良,如同他面對法律專業與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在找不到頭緒的夜晚,他會抓耳撓腮,竭盡全力地一遍遍翻閱卷宗,這是他的態度,也是他給每一個客戶的態度。他的夢想是用每一個細節、堅持壘起的高塔,堅不可摧。
作為湖南人,賀俊為人直爽,待人真誠,有些客戶已與其維持了近20年的合作關系,從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時就跟他合作,一直合作愉快。
責任心重,是賀俊給人的另一鮮明印象。凡事盡力而為的他常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時至今日,再小的案子,一旦敗訴,賀俊心里還是會特別難受,不服氣。“按道理,我執業年頭已經不短,應當追求所謂更大的格局,應該學會懂得放棄,但直到現在我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賀俊的另一口頭禪是:細節決定成敗。他始終堅信,沒有在過程中對細節的科學把控,很難確保最終能有好的結果。
正是這些細節、堅持,為賀俊壘起夢想的高塔,堅不可摧。從大學校園里堅定夢想的少年,到如今聞名遐邇的律師,賀俊堅守內心,哪怕布滿荊棘之路,但前方夢想的光就是全部的力量。
十幾年如一日,賀俊始終堅守著自己作為法律人的職業理念與信仰,注重個人操行,從最初孑然一身來到廣州打拼的律師助理到28歲自己創建律所再到加盟大型律所擔任高層管理人員,這個過程中他一直嚴于律己,始終以“客戶合法權益至上”的原則作為工作圭臬,盡心盡力辦理好每一宗案件,也由此獲得了律所、客戶的一致好評。
作為盈科中國區總部和盈科廣州分所的雙股東之一,賀俊近年積極參與盈科中國區總部與廣州分所的管理決策,履行律所管理者職能,主要負責品牌建設、人才戰略和青年律師培養。工作期間,他發揮管理職能,配合律所引進大量優秀人才,布置參與律所青年律師的思想品德和專業能力培養建設,歷年多次獲得“盈科青年律師領跑人”稱號!
“盈科平臺的不斷發展壯大,將推動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度和影響力,并從專業律師向團隊、律所管理者與建設者靠攏,從專業律師變身為復合型律所管理人才,努力成為受人尊敬的大律師。”賀俊說。
日前,賀俊剛剛在眾多報名的同行中脫穎而出,順利獲得了長江商學院2020年EMBA的錄取資格,“我就是那個為自己人生設定KPI的人”,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留言道。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決心,選擇律師,就要做好拼搏與不斷奮斗的準備,從不能夠停下腳步。
盈科是中國最熱衷于公益慈善活動的律師事務所之一,因此,在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動中也能看到賀俊活躍的身影,他也是樂在其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翻越山巔,突破險灘,一覽“法治中國”的無限風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中國法治事業的未來,賀俊滿懷期許。“這些年,中國的法制建設越來越全面、規范,法律職業共同體的職業素養越來越高,法治中國建設正穩步向著好的方向邁進,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
如今千帆歷盡,賀俊卻“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一直以來,賀俊始終堅守著自己“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初心和使命,沒有絲毫改變。而一個人只要守住初心,就能在正確的人生之路上前行探索,不致在勢利紛華中迷失了方向。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