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經濟再提振 三地入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本報記者 童彤
近日,文旅部發布《關于確定3家旅游度假區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公告》,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組織認定并完成公示,確定江蘇省宿遷駱馬湖旅游度假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海南省瓊海博鰲東嶼島旅游度假區為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指符合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 T26358)相關要求,經文旅部認定的旅游度假區。不同于以往依托引進外資為主打造的旅游度假區,如今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更注重于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度假區建設必須建立在對度假旅游市場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準確定位、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注重軟開發,適度硬開發,同時更注重“供給側”的旅游項目開發。
正因如此,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也被賦予了繼“5A級景區之后又一金字招牌”的厚望。以此次獲批的三地旅游度假區為例,無不圍繞休閑度假主題,依托自然風光和優質人文設施以及服務提供,為滿足游客更高水平的旅游度假需求。
顯然,推進旅游供給側改革正成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重任之一。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征學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前期受壓制的文旅消費需求得以集中釋放,一方面展示了快速回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對旅游產品供給形成了新的供給要求。
當前,一度如日中天、坐擁萬億市場“蛋糕”的文旅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春天”,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再度彰顯久違了的國人旅游消費熱情,“人從眾”再次回歸大江南北的旅游度假景區。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以往,今年全國游客普遍表現出對文化自然景區和休閑度假主題的旅游產品青睞。
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同比增長70.83%。其中,旅游消費開啟全面復蘇后的第一個小長假,親子玩樂和營地露營、戶外景區游覽和探索、休閑度假等項目成為旅游消費熱點。
隨著旅游市場不斷發展,我國旅游消費需求從低層次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休閑度假轉變,這對于旅游經營主體來說既是新的增長點,也意味著更高的要求。文旅深度融合以及數字化等新技術在旅游領域加速應用,催生出更多人們喜聞樂見的文旅融合產品、智慧旅游產品。文旅市場關聯廣泛,對經濟增長有著強勁帶動作用,尤其是對促消費、擴收入和穩就業的積極作用不容小視。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文旅市場適應新的旅游需求,必須切實遵循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比如結合地方實際,真正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的旅游產品,繼而通過政府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激發各旅游主體活力。
顯然,積極推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正在成為各地努力的方向之一,尤其是將進一步促進和引領旅游行業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據了解,文旅部將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品牌建設和形象推廣等予以支持。鼓勵地方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協調相關部門,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人才引進、宣傳推廣等方面,對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供支持與服務,為旅游度假區建設和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