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縣域經濟新增量
激活縣域經濟活力是我國“三農”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及即時零售,這為促動我國縣域經濟和現代鄉村服務業發展又提供了一個重要支點。
即時零售本質上是滿足消費者實時需求的業態,是更高效率地放大零售的即時滿足屬性,讓“方便才買”變成“需要就買”。即時零售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更便捷、更快速的消費滿足感,這種消費習慣一旦形成,會非常持久,將帶來我國居民消費模式的又一次明顯改變。
即時零售模糊了線下線上的概念,雖然線上下單,但是實際交易發生在線下,尤其深度依托消費者周邊線下實體門店、供給體系和供給網絡,是將線上需求反映給線下、將線上流量反哺給線下門店的零售方式。這是對消費生活圈的實體門店進行顧客再次匹配的過程,也是即時零售與傳統零售以及傳統電商的最大區別。即時零售的出現,恰好是為占比仍有70%的線下零售做增量,將賦能各行各業的傳統零售進行一次線上化、即時化的升級。
當前,我國縣域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廣大農村為腹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區縣、鄉鎮以及農村范圍內的即時零售對促進農民消費力度、改善農民消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即時零售需要系統和完善的縣域商業網絡,因此要不斷完善縣鄉村商業網絡,形成縣城商貿服務中心、鄉鎮商貿中心、農村新型便利店三級商業網絡體系,推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提質增效。
要健全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通過構建互聯網+農村物流配送、改造縣鎮電子商務中心和物流配送體系,增加鄉鎮村互聯網+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站點等方式,整合線上線下物流資源,積極發展共同配送,讓農村物流成本降下來,配送速度快起來;要增加農村針對即時需求物流配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同時鼓勵垂直類電商在縣城甚至鄉鎮本地建設倉儲中心;要鼓勵大學生返鄉入鄉創業,吸引人才在縣鄉村從事電商等相關行業創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發展滿足廣大鄉村的消費業態,培養村民更高質量的消費品質;要積極持續開展農村市場假冒偽劣商品整治行動,維護農村地區市場經營秩序,不斷改善農村商業環境;要依托縣鄉實體餐飲企業,積極發展農村地區外賣服務,鼓勵外賣平臺和縣鄉餐飲企業支持農村地區外賣配送,既擴大餐飲企業服務半徑,也改善農民生活品質。
即時零售會促進縣鄉經濟業態發展、吸引人才回流、規范農村商業秩序、改善村民生活品質,其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議當前縣鄉村范圍內的即時零售要以改善型的生活用品、應急生活用品為主,持續擴大商品類型,如生鮮食雜、日用百貨、數碼3C、服飾鞋帽等。(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瑞娟)
隨便看看:
- [國內]全球連線|當中式小立領遇上中亞長裙――土庫曼斯坦女教師加漢的
- [國內]今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運突破30萬標箱
- [國內]1至4月山西電力發展勢頭良好 同比增長10.7%
- [國內]河北香河:鹽堿地里荷香裊 景靚客來農家富
- [國內]探索數據資產價值化建設路徑 助力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
- [國內]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實現多個層面全面提速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國內]鋼鐵行業“寒冬”持續 并購重組有助于行業秩序改善
- [國內]搭載三大洗地機技術密碼 ,追覓“小機皇”M13 Beta 加
- [國內]超算互聯網“超級戰隊”集結中! 江蘇超算這樣發力越“關”
- [國內]身患疾病飲酒身亡同飲者擔次要責任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