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大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牽頭主辦的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為更好總結梳理十年來“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成就與實踐經驗,分析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展望下一個十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5月13日下午,由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牽頭主辦的“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求是大講堂舉行。
會議由浙大區域中心聯合“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浙江大學“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大學智慧綠洲?未來區域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
大會開幕式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主任翟東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正局級巡視員鐘偉云,浙江大學副校長、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黃先海,農民日報社專職編委、高級編輯施維等代表主辦方分別致辭,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一帶一路”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劉衛東書面致辭。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原司長歐曉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局局長蔣希蘅、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郭學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等嘉賓,以及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雪兵等發表主旨演講。開幕式由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院長周谷平主持。
浙江大學副校長、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黃先海致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浙江大學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高校在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通過推動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為沿線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全力推進國家高端智庫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高質量發展,構建“一帶一路”研究高地,在國內較早地形成了舉全校之力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的研究格局;依托文理工農醫多學科優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享科技創新成果;打造“一帶一路”高端論壇、精品書系等品牌,對外構建多邊合作機制,提升多元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能力。
本次會議還舉辦了重點國別區域、產業投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等四大平行論壇。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于合軍、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云南大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一帶一路”研究院首席專家孔建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甬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梁昊光、美國美中企業家商會會長孫文鐵等國內“一帶一路”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和企業家代表,以及塞爾維亞國家國際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歐亞研究中心主任杜尚?普羅科維奇等外國學者,圍繞相關議題,集眾智、匯眾力,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根基,如何加強拓展“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為更好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將以本次會議成功召開為契機,更好搭建起全國“一帶一路”問題研究的學術交流平臺、課題協作平臺、信息共享平臺,助力“一帶一路”學術交流機制化常態化。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