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座垃圾分類智能廂房亮相鋼城 盡顯“科技范兒”!
“人一靠近廂房分類口,桶蓋會自動抬起,十秒內就可以完成垃圾投放;也可以掃屏幕上的二維碼,再投放垃圾。系統還可以自動稱量您投放垃圾的重量,計算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7月27日,在汶源街道鳳凰園小區垃圾分類智能廂房旁邊,垃圾分類督導員正指導居民正確使用垃圾廂房,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性和效率。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每一個細節都影響著分類的效果。今年以來,區城管局先后在金鼎北區、金鼎南區、鳳凰園、湖濱園等9個小區的20個點位安裝垃圾分類智能廂房,將“人盯桶”轉變為“機器盯桶”,用智慧化提升垃圾分類的監控和管理。
和傳統垃圾房相比,垃圾分類智能廂房外表美觀且密封性好,杜絕了垃圾裸露發出難聞異味。機械按鍵開關和智能感應開蓋系統都有,不僅讓居民實現了“無接觸”分類投放,還有效改善了廂房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以前夏天在樓下溜達,老遠就能聞到垃圾刺鼻的氣味。現在的垃圾分類智能廂房沒有異味,到跟前就會自動開蓋,扔垃圾還能賺積分換生活用品,真是太貼心了。”居民鄭秀蓮稱贊道。
夏季,傳統垃圾房易出現蚊蟲孳生 、臭味明顯等現象,而垃圾分類智能廂房配有壁掛式智能空氣消毒噴霧系統及高效滅蚊燈,可以快速有效地分解垃圾中的臭味,吸附粉塵、凈化空氣,釋放自然的植物清香,并大量減少蚊蟲。
垃圾分類智能廂房具有滿溢報警、垃圾稱重等功能,并配套安裝了智能監控攝像頭,接入“一網統管”系統,可以查看監控影像,人工識別垃圾落地、不分類投放等行為,做到“錯投留據”,實現“發現、派單、整改、銷項”閉環智能管理。
在鳳凰園小區,垃圾分類智能廂房上方放置的垃圾分類物聯網平臺,擁有基礎數據庫、智能桶管理、視頻監控及大數據分析等功能,為垃圾分類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們以20座智能廂房為試點,通過信息化手段,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搭建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并同步上線客戶端,后期逐步實現垃圾分類自動化信息采集、智能化數據分析,形成集采集、分析、服務等于一體的垃圾分類‘一張網’,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格局。”區城管局環衛科負責人陳茂彬說。
垃圾分類是社會治理的“必答題”,也是鋼城的“生態大事”。區城管局將積極破解生活垃圾分類中的難點問題,探索智能化垃圾分類新模式,讓科技賦能生活垃圾分類,以數智化推進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王超)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