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條產業鏈牽手“大院大所” 江蘇海安加速打造科創新城
5月27日,江蘇南通海安市舉辦第十屆“創新創業在海安”暨第九屆“兩院專家走進海安”主題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余艾冰等來自中科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及行業協會的200余名專家參加活動。現場簽約引進納米孔技術快速檢測儀研發項目等11個新招引重點科創項目、機場道面高性能維養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11個重大成果轉化項目以及一批科技貸款項目,推動化纖產業鏈等11條產業鏈與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全面合作。
現場,海安市委書記于立忠在致辭時表示,海安的發展得益于創新、依托于人才。海安始終高舉創新大旗,將創新融入城市靈魂,持續深化國家創新型縣(市)和全省科技創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加快構筑全域創新格局,實現了縣域經濟由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的可喜轉變。
南通市副市長陳冬梅表示,南通全市七個縣區形成了“七虎競南通”的生動局面。這其中,海安以打頭陣、走在前、做示范的姿態,取得了可圈可點、令人振奮的成績。海安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扎實有為做好各項工作,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數、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指標均居全省縣級市第一方陣,人才綜合競爭力躍居全省第五,正成為各類英才創新創業的向往之地、圓夢之城。
海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譚真現場作主題活動推介。“海安始終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強大的實體經濟、完備的產業體系、突出的集群優勢,加速吸引和推動各類人才、科創企業在這片現代化產業高地大顯身手、發展壯大。”譚真說,海安是一座邁向現代化的產業之城,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雙輪驅動,全力構建縣域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動能新優勢加速積蓄,傳統產業、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在長三角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海安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研究出臺新一輪“人才強市36條”,持續推進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以最大的誠意引進、用好人才。目前,全市人才總量近19萬,并保持著4%左右的年均增長率。其中,領軍型高端人才96人,技能人才13.3萬人,青年人才4.5萬人,新業態領域人才1.1萬人,有力支撐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海安正探索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個性化人才政策,打破束縛頂尖人才引進、使用、激勵、評價等環節的一切繁文縟節,對頂尖人才不設條條框框,不設支持上限,用“真金白銀”和“真心實意”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切實提升各類人才的獲得感、滿意度。
此外,現場還舉行了創新領軍型企業、優秀科技成果、首屆“海安名匠”表彰活動。當天,海安市與中科院科研院所全面合作暨海安產業走進中科院活動正式啟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