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注入青春力量
5月23日,在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的分論壇“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青年力量”上,與會嘉賓表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既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貢獻,也是對世界環境保護的貢獻,期待有更多“Z世代”青年(通常指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加入其中貢獻力量。本次分論壇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清華大學協辦。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全力守護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李桑表示,立足世界大生態、全國大環境,著眼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未來,西藏作出了“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重大決策,力爭把西藏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示范地、綠色發展試驗地、自然保護樣板地、生態富民先行地。
如今,西藏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60.8萬平方公里;持續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有條件的1079個“無樹村”和10.5萬“無樹戶”全部消除,重點江河湖泊水質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標準。西藏正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到訪過青藏高原的人,都會震驚于當地廣袤的草原及雪山。”剛結束西藏之旅的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編輯徐大巍表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最重要的是讓年輕人有更加切身的感受和認知。他希望年輕人親自去參觀這些地方,去親眼看看他們必須要保護的美麗風景和珍貴資源,去親身學習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東昌表示,在推動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中,國網西藏電力廣大青年發揚電網鐵軍精神,與老一輩共同扎根邊疆,涌現出了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丹增久美、高海拔女性帶電作業第一人趙玲、長期駐守那曲農網建設的28歲“老一線”才旺倫珠等一批批“Z世代”先進典型。
斐濟駐華大使坦吉薩金鮑表示,未來數十年,“Z世代”青年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因此,可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賦能下,引導青年們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將生態文明建設和保護的理念有效傳承下去。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大衛明表示,在數字環境中成長起來的“Z世代”青年具有無限潛力,可通過加大教育資源投入等,鼓勵青年創新思維,承擔自身責任,為實現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采取切實行動。(經濟日報記者 孫昌岳)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