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五秦村義務消防員繆梅清
“有了梅清和他的救火隊,我們睡覺都覺得特別安穩!”提起義務消防員繆梅清,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五秦村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
謬梅清脫下起火冒煙的防護服跳入河中、抱起即將爆炸的煤氣罐沖出危房、在大火中疏散人群的“浴火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當地村民的腦海中。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繆梅清此類勇士負重前行!據介紹,現年74歲的謬梅清,從1971年至今,52年來共參加義務救火數千場次,搶救大量群眾財產,曾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社區消防宣傳大使”“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并獲得“助人為樂”“江蘇好人”等榮譽。
沖鋒陷陣只爭先,生死角力終不悔
有人問繆梅清:“救火很危險,您不害怕嗎?”“在一般情況下,我是顧不上害怕的,但也有個別救火場面,確實讓人感到后怕。”在一次撲滅村民家中煤氣罐火災的行動中,繆梅清面臨著極大的爆炸風險。由于該戶村民將著火的煤氣罐放倒后往外推,導致燒得通紅的氣罐閥門隨時有可能被炸飛。此時,常規的豎罐、關閥、熄火等操作已不可行,繆梅清只好抱起即將爆炸的煤氣罐往河邊猛沖,最后跳進河里、沉到水底才把火滅掉,現場極為驚險。
據了解,當地消防部門為繆梅清配備了兩臺消防吉普車,還有防火服、氧氣罐等專業設備,但在面臨多種類型火災時,仍然有很大風險。有一次,一家工廠的化學藥品發生爆炸,現場火勢很猛、濃煙滾滾,為了救助身陷其中的工作人員,繆梅清穿上防火服、背上氧氣罐就往里沖。“當時消防隊還沒趕到現場,化學藥品又不能用水噴,我們救人又不能延誤,可以說是大煙熏、大火烤,隨時都有可能丟掉性命。”繆梅清說,此次救火后,他們有一個月時間都沒有擺脫心理陰影,晚上睡覺時還會驚醒。
據粗略統計,繆梅清平均每年參加70―80次救火,每個月都有好幾次,沒有一天敢放松警惕。“不少人認為,農村地區地廣人稀,火災不會太多,危害也不會太大,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有一天我就參加了5次救火行動。”繆梅清表示,作為志愿者參加救火行動,可以在當地消防隊到來前及時行動,大幅減少村民的財產損失和保護其生命安全。
春蠶吐絲不言盡,皆因責任重千鈞
有人問繆梅清:“您現在年紀這么大了,為什么還在與火神‘死杠’?”也有人好心相勸:“您不如早點‘退休’,學學別的老人,打打牌、跳跳舞,豈不優哉游哉?”……
“其實,救火不僅僅是一種責任,也能讓我獲得成就感!”謬梅清表示,只要他還能走得動,就不會“退休”。
據了解,繆梅清出身于救火世家,他的爺爺、父親都曾是村里的義務救火員,為十里八鄉提供此項服務持續了100多年,深受當地村民敬重。“小時候,每當有火情時,我就跟在父親后面跑,親眼看著他們用木質水龍頭噴水滅火。”繆梅清說,因受家庭影響,他從小就立志當一名義務消防員,要像長輩一樣搶險救災、為民服務。
如今,繆梅清與幾位堂兄弟組成了“繆家軍”,仍然活躍在救火現場。由于小時候受過傷,繆謬梅的左腿患上殘疾,再加上多年救火多次受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跛腳拼命三郎”。
“我們這支救火團隊日益老化,年齡都在60歲以上,再拼命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繆梅清說,目前他們已經培養了兩名50多歲的接班人,正在加緊吸收新鮮血液。(蘇楠)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