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新業態、新經濟、新希望――遼寧營口“直播工廠”見聞
新華社沈陽5月19日電 題:新職業、新業態、新經濟、新希望――遼寧營口“直播工廠”見聞
新華社記者曹智、李錚、趙洪南
“‘蛋月燒’這蛋皮特別軟,餡料特別足。一口下去,不油不膩?!辩R頭前,活力十足的主播正在帶貨月餅,而她的直播間就在生產車間旁,背后玻璃窗內是高效運轉的拌料機、烘焙箱、包裝機。
營口圣士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主播正在帶貨直播。受訪者供圖。
記者在遼寧營口圣士實業有限公司“直播工廠”看到,網絡主播的直播間就在轟鳴的生產車間;主播背后的客服團隊24小時答疑解惑、確認下單;快遞車直接開進廠房裝箱,發往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里。電商直播間進駐工廠的新業態,把消費者和消費品緊緊連在一起。
營口圣士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忙碌作業。受訪者供圖。
圣士公司董事長王有剛自嘲是“起死回生”的老板。2019年,資金鏈斷裂的圣士被迫停產,當年企業納稅額僅58元。王有剛說:“烘焙行業原來以線下門店銷售為主,擴張資金壓力很大。自從搭上直播電商快車,節省了成本,‘蛋月燒’月餅一天就能賣出去10多萬塊,是我們廠的爆款產品?!?/p>
圣士公司嘗到甜頭的同時,營口多家傳統行業企業也在試水“直播工廠”。正在醞釀成立的營口直播工廠協會已有60多家意向企業。
在營口圣潔棉制品有限公司,廠區的直播間里,總經理時麗英對著鏡頭熱情地推銷著床上用品,后臺訂單不斷。隔壁生產車間的工人們忙著把產品裝箱,按訂單發往全國各地。
30多年前,時麗英從營口紡織廠下崗后,和丈夫背著一張大長弓,走街串巷,吆喝著“彈棉花、網被套”招攬生意。從小作坊生產,到如今擁有一家年產能300萬噸的紡織企業,時麗英始終喜歡為自己的產品吆喝。那張陪伴了她多年的大長弓就掛在她的直播間。
“借助直播電商,我們有針對性地調整生產計劃,生產更多受市場歡迎的產品,把更多市場訂單搶出來!” 時麗英的紡織生意也在她的吆喝聲中越來越紅火。
把直播間搬進工廠、企業員工帶貨直播、老板當導購……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給營口的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和韌性。企業的紅火源自當地發展的網紅經濟,這也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2019年,營口市老邊區由政府主導、依靠市場化專業力量布局“網紅小鎮”,鼓勵扶持直播帶貨等互聯網產業,打造的網紅經濟生態圈為企業找到了復蘇轉型的突破口。依托“直播工廠”翻身的圣士公司,僅2023年一季度就實現產值5595萬元,納稅241萬元。
營口海納食品有限公司“直播工廠”內主播正在帶貨直播。受訪者供圖。
在營口海納食品有限公司,現代化流水線上,一瓶瓶蠔油、醬油等調味品列隊整齊,工人們忙著把產品裝箱搬運出車間。企業二樓南側,落地玻璃隔出的直播間寬敞明亮,四五名主播在各自手機屏幕前介紹著身后貨架上的商品。
海納公司總經理楊狀賢說,公司組建了自己的電商直播團隊,讓更多的線上消費者了解企業、商品,也讓我們這家百年老店從海濱之城走向全國。從2021年到2022年,企業電商實現銷量200萬單,銷售額3000萬元。
“直播工廠”的興起也帶動快遞、物流等上下游產業配套與集聚,推動物流成本大幅下降。目前營口市老邊區已吸引300多家優質電商企業,旗下網絡主播15萬名,形成超3.5億人次的龐大粉絲群,流量、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實體生產企業慕名前來考察投資。
營口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宋澤華說,“直播工廠”讓消費者和生產企業直接見面,去中間環節的新業態讓企業降成本,讓消費者得實惠,這將是食品工業的一片藍海。此外,“直播工廠”除吸納生產、研發等崗位就業外,將大大增加主播、運營、客服、宣傳小視頻制作等領域的人員就業,切實增加群眾收入。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