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潛能求突破 譜寫項目新篇——杭州亞運會綜述之五
杭州亞運會上,一些潛在優勢項目呈現亮點,網球、拳擊等項目均拿到相應的巴黎奧運會資格,場地自行車展現世界級水平,擊劍個別小項聚集了世界前十高手對抗。自行車、擊劍、網球、跆拳道、拳擊等項目在我國尚不屬于傳統優勢項目,并沒有形成一定厚度的人才優勢與項目優勢,但從杭州亞運會的表現看,這些項目呈現出一些亮點,年輕隊員嶄露頭角,如能挖掘更多潛能,勢必促進中國體育向均衡化、多元化發展,實現更多突破。
奪巴黎門票 迎項目發展新起點
杭州亞運會上有一些項目可以通過亞運會的成績直接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席位,這場“中考”的爭奪因此更為激烈,獲取佳績的過程也更具亮點。中國選手以飽滿的戰斗力,經受了考驗,取到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中國網球在杭州亞運會5個項目的角逐中收獲2金1銀,雖然在雙打比賽中楊釗煊受傷退賽,影響了女雙及混雙比賽,但鄭欽文、張之臻先后斬獲女單、男單金牌,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鄭欽文和朱琳會師女單決賽,前者2比0擊敗隊友,實現該項目亞運會五連冠。由此可見,在亞洲范圍內,中國女網選手依舊占據領先位置,無論是29歲的老將朱琳,還是首次參加亞運會便奪冠的“00后”鄭欽文,都在賽場上展現了各自的能力。
男單決賽,張之臻2比0擊敗日本選手綿貫陽介,斬獲金牌。此前,中國選手潘兵曾連續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1994年廣島亞運會贏得男單冠軍,之后中國男子網球很長時間未能再達到這一高度。在杭州亞運會上,中國男單選手時隔29年重返亞洲之巔。
中國網球協會新聞發言人謝彌青表示,女單包攬金銀牌,亞運網球女單五連冠,完成了新生代球員的接棒。像朱琳這樣的老隊員在隊里發揮著領軍作用,帶動了年輕球員,她三線作戰,非常珍惜每一場比賽的機會。這次男選手時隔29年再奪金牌,并非偶然,是中國男網一代代人努力的結果。
隨著鄭欽文和張之臻的奪冠,也意味著中國網球提前獲得兩張巴黎奧運會入場券。謝彌青說,中國網球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亞運會既是“中考”,也是新的起點。“像張之臻的突破帶動作用非常大,希望更多青少年加入到網球項目中來,期待小網球帶出大未來。”
拳擊項目同樣如此,杭州亞運會中國拳擊隊派出7名男選手和6名女選手共13人出戰,共獲得5金2銀2銅的佳績,拿到了7張巴黎奧運會參賽門票。為隊伍下一步參賽備戰奠定了勝利基礎。
國家拳擊隊從去年11月1日至今,歷經世錦賽和其他大賽的磨煉,在國際國內復合型教練團隊的指導和幫助下,隊伍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并在亞運會取得佳績,體現了隊伍“以攻為主”“以我為主”的備戰思想、精神和訓練效果,通過“創新”激發中國拳擊隊的“生命力”。中國拳擊隊從以前打分記點的舊規則到如今強調進攻和對抗,突出拳擊的內涵,目前正走上一個正確的方向。亞運會“中考”結束,面對明年巴黎奧運會大考,隊伍也表示將總結不足,全隊也有信心在巴黎奧運會上再創佳績。
以老帶新 年輕隊員走上舞臺
杭州亞運會,中國跆拳道隊派出10人參賽,參加了競技跆拳道的10項個人級別和混合團體比賽,以5金1銀2銅收官,創亞運會歷史最好成績。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中國跆拳道隊在巴黎奧運周期內完成新老交替階段的一次檢驗,一批年輕隊員涌現出來,他們敢打敢拼,創造佳績,也讓人們看到了項目的未來。
對于年輕隊員的挖掘、培養和成長以及在亞運會脫穎而出,是近年來中國跆拳道協會推進國內競賽體系改革的成果。通過打造分級分類賽事,擴大賽事規模和覆蓋面,降低參賽資格限制等方式,有效增加了運動員和跆拳道愛好者的參賽機會,“系列賽+總決賽”模式為全國符合相應條件的運動員提供更多交流對抗的機會,經過近5年的發展,逐漸形成系統完整、層次清晰、銜接有序、覆蓋面廣的跆拳道賽事體系。
通過賽制改革,各年齡段、各層次的運動員都將有機會參加全國性賽事活動,一方面擴大選材范圍,夯實人才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多站比賽,提高運動員專業競技能力和水平。保證優秀運動員能夠脫穎而出和人才選拔的可持續性,避免人才斷層,有助于我國跆拳道項目穩定在較高競技水平,為奧運備戰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在趙帥等一批老隊員離開國家隊后,26歲的宋兆祥成為目前中國跆拳道男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他肩負起爭金奪銀、為國爭光的任務。杭州亞運會,他一路過關斬將闖入男子+80公斤級決賽,決賽面對伊朗選手阿里安·薩利米,過程非常膠著。但他憑借頑強的斗志和過硬的技術笑到最后奪冠。“這不僅是我自己的突破,也是中國跆拳道男隊的突破。”宋兆祥奪冠后激動地說。
通過亞運會的鍛煉,一批年輕人也明確了未來的方向,“我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在體能下降時,防守漏洞比較大,這些都是我要努力的地方。”宋兆祥說,為了巴黎奧運會,他會更加努力,不斷提高。“這次比賽基本都是年輕運動員,他們第一次參加亞運會,做到了‘無知者無畏’,希望有了成績后,他們能夠做到‘有知者也無畏’。通過大賽的磨煉,希望他們能夠盡快成長起來,擔負起巴黎奧運會的重任。”總結隊伍的表現時,中國跆拳道隊主教練、中國跆拳道協會主席管健民表示。
自行車項目在杭州亞運會上賽程很長,共包括山地自行車、場地自行車、競速小輪車和公路自行車四個小項,共產生20枚金牌,中國隊僅收獲4枚金牌,盡管在場地團體競速上呈現出世界級水平,但仍需進一步努力,挖掘更多亮點。
杭州亞運會自行車比賽首日,中國自行車隊便由李洪風、米久江收獲兩金,另外兩金均來自于場地自行車短距離上,一個是周瑜參加的男子凱林賽,另外一個則來自于奧運冠軍鮑珊菊領銜的女子場地競速賽,這也是中國隊接連在里約、東京兩屆奧運會上奪金的項目,如今鮑珊菊以奧運冠軍身份出戰,身后的郭裕芳、苑麗穎也逐漸成長。在鐘天使退役之后,新一代的運動員順利接棒,在亞運會賽場上得到了檢驗,一年后的巴黎,也期待姑娘們繼續延續輝煌。
同樣處于新老交替的中國擊劍隊在杭州亞運會上拿到了2枚金牌,在金牌數上不敵老對手韓國隊拿到的6枚金牌,韓國隊也成為本屆亞運會拿到擊劍項目金牌最多的隊伍。從參賽陣容上看,中國擊劍隊參賽的24名選手當中,除孫一文等7人外,其余選手均為首次參加亞運會級別賽事,新人較多,“陣痛”在所難免。參加了三屆亞運會的孫一文未能在杭州亞運會上斬獲金牌,略顯遺憾,但她表示自己仍有收獲,“我現在的打法和之前有點不一樣,以前我多數是反攻,而現在我更積極主動,從個人能力上來說,是比以前有進步。”她甚至表示自己當前的心態比東京奪冠前還要迫切,也期待在明年的巴黎奧運會上能夠再度站上領獎臺。與此同時,孫一文還為與她一起奮戰在團體賽場的新人們給予鼓勵,“打得其實挺不錯的,她們頂住了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中國擊劍隊收獲兩枚金牌的均為年輕隊員,“00后”黃芊芊女子花劍個人奪冠后,又與隊友們斬獲了團體金牌,展現了新一代運動員敢打敢拼的風采。(轉自10月16日《中國體育報》01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