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全方位推動武術項目發展
1個大項、2個分項、15個小項、28個國家和地區、199名運動員、中國隊11人11金……杭州亞運會武術項目比賽圓滿成功。
武術源于中國,屬于世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1990年北京第11屆亞運會,武術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首次進入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到今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武術連續30余載在亞運舞臺亮相,充分展示了其獨特魅力和風采,在全方位推動項目發展的同時,持續增強中華武術的傳播力影響力,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武術走出去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特色:從國家隊11人11金到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
武術中心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總局領導關于亞運備戰參賽的各項指示要求,深刻認識亞運會的重要意義,以狠抓賽風賽紀、文明參賽、反興奮劑等工作為重點,抓好國家武術隊的科學訓練、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做好頂層設計,以亞運備戰參賽為契機,構建國家隊長訓機制,創新發展賽練一體新模式;堅持選用公廉,教練員通過競聘上崗,運動員通過選拔賽入選國家隊,形成公平競爭、良性競爭的良好氛圍;加強科學訓練,組建了復合型訓練備戰團隊,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并可引領世界武術發展的訓賽一體化模式。
本屆亞運會,國家武術隊套路運動員孫培原、童心、陳惠穎、賴曉曉、高浩楠、常志昭6人參賽獲得6金,散打運動員李玥瑤、吳曉微、江海東、王雪濤、何烽5人參賽獲得5金,展現了國家武術隊精湛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亞運會進一步提升了武術項目的知名度,使武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除11人參賽全部奪金這個最大看點外,有哪些隊伍具備挑戰中國軍團的實力、老將孫培原沖擊亞運三冠王、“00后”小將賽場表現、中國香港代表團旗手由武術運動員擔任等多個看點吸引了各大媒體和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體育報等中央主流媒體對武術的報道持續上升,地方媒體、網絡自媒體對武術的報道也是有增無減,有紀錄片,有名人專訪,有深度報道,還有公眾自拍小視頻,呈現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態勢。如武術運動員孫培原和童心分別在人民日報發布的紀錄片《巔峰》和北京體育大學發布的紀錄片《亞運榜YOUNG》中出鏡,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霍啟剛接受采訪時說“希望可以通過武術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長興22名少年在亞運火炬湖州站傳遞現場上演“英雄少年”武術表演等,武術故事火起來,中國故事熱起來,中華文化影響力愈來愈強。
亞洲風采:從中國一枝獨秀到亞洲多點開花
從北京第11屆亞運會開始,武術一直是亞運會的常設項目,極大地促進了武術在亞洲范圍內的推廣和普及。在杭州亞運會上,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99名運動員參加了武術比賽,參賽成員單位數量占亞奧理事會45個成員單位的62%,占亞武聯37個成員單位的76%。
從成績分布來看,武術套路項目共有印尼、新加坡等12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獎牌,武術散打項目同樣有伊朗、印度等12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獎牌,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地區均有獎牌進賬,呈現多點開花之勢,說明武術項目在亞洲得到很好的普及和發展。
從賽事設置來看,武術在亞洲除了亞運會外,還有亞錦賽、亞青賽、亞洲杯等,但在歐美地區卻鮮有類似完備的武術洲際賽事體系,說明武術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歐美地區。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武術作為亞運會常設項目的競賽杠桿和項目引領作用。
精彩紛呈:從賽場內到賽場外
亞運會不僅讓武術項目在競技場上得到了展示,還帶動了新一輪的習武熱潮,武術體教融合與全民健身更加蓬勃開展起來。
9月28日,杭州亞運會武術項目比賽結束當天,國家武術隊的亞運冠軍到杭州錢學森學校開展了武術進校園、冠軍與小朋友面對面活動,宣傳武術精神,踐行體教融合。
亞運會前后,全國各地的武術全民健身活動和群眾性商業性武術賽事活動依然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如第十一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大賽、全國太極拳公開賽、中國武術兵道走進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粵港澳大灣區武術邀請賽等賽事活動,乘著亞運東風,持續不斷地制造武術熱度,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武術故事。
競賽組織同樣精彩。亞運會作為亞洲最高水平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在賽事組織方面有著很高的標準和要求。總局武術中心在抓好訓練備賽的同時,選派多名業務干部參與到杭州亞組委工作,為亞運會成功舉辦作出積極貢獻。同時,全國武術界還有很多專家、學者、裁判、技術人員參與到亞運武術競賽的組織工作中。按照亞運模式,杭州亞組委武術競賽場館團隊各業務口團結協作,掛圖作戰,按時間節點推進競賽組織工作,高標準、高水平、準時準點保障比賽成功運行,武術競賽的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武術競賽組織運行標準化提供了新的樣板。
永遠向前:從亞運舞臺到奧運舞臺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力爭武術項目早日進入奧運會”,這是武術發展的重大目標,我們將繼續踐行“永遠向前”的亞奧理事會格言,以杭州亞運會作為武術發展新的起點,積極推動武術走向奧運舞臺。
通過亞運會的檢驗和洗禮,武術界進一步堅定了信心和決心,繼續瞄準“武術入奧”的靶點,錨定目標不放松,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對標奧運,全面深化武術項目改革,進一步推動武術競賽公平、公正、公開,不斷增強武術項目的觀賞性和市場價值,在武術項目已成為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基礎上,持之以恒做好武術申奧工作,力爭武術早日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轉自10月11日《中國體育報》01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