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自信 陽光向上——體育健兒亞運會金句回放
10月8日,杭州亞運會的大幕已經落下。賽場上,運動健兒頑強拼搏,勇創佳績,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比拼;賽場下,他們用真摯、生動的話語盡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充分彰顯出運動員青春自信、陽光向上的精神風貌。
“我們團結一致,目標就是為國爭光”
“在國慶節這天獲得金牌,具有特殊意義,我想借此機會把這個冠軍獻給祖國。”——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王楚欽4比0輕取韓國組合張禹珍/林鐘勛,奪得乒乓球男雙冠軍,樊振東賽后這樣說。
“我們團結一致,目標就是為國爭光。”——中國乒乓球女隊在團體決賽中3比0戰勝日本隊,連續五次登上亞運會最高領獎臺,賽后孫穎莎說。
“節日是家人團聚的時刻。我沒能回家享受團聚的快樂,但我在為國征戰,我一直記得我爸跟我說的,‘人生能有幾回搏’‘忠孝不能兩全’,所以我選擇沖在前線,為祖國作應有的貢獻。”——獲得亞運會五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徐嘉余雖然遺憾未能與親人團聚過節,但是因為為國征戰倍感自豪。
“我為國家打,不管單打還是雙打,我都會全力以赴。”“這塊女單金牌,這個榮譽屬于國家,很開心我與朱琳攜手為網球迷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比賽。”為了國家的榮譽,網球運動員鄭欽文放棄多場職業賽事專心備戰亞運會。
“以隊伍利益為重,我決定放棄單杠決賽。”“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一定把這塊金牌拿回來。”——這是9月29日杭州亞運會男子體操單杠決賽前夜,中國體操選手肖若騰和張博恒兩位運動員間的對話。以隊伍利益為重,肖若騰決定將決賽機會讓給奪金幾率更大的張博恒,張博恒不負眾望,以出色的發揮為中國隊拿下了這枚金牌。
“時隔9年再次參加亞運會,國旗升起的時候,我控制不住流淚了,無論是男子項目,還是女子項目,能在世界體壇占據一席之地,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在2014年仁川亞運會奪得三枚金牌后,時隔九年,游泳運動員葉詩文再次登上亞運之巔。
“奪冠的心情很興奮,代表中國奪冠的心情更興奮,原來為國爭光是這樣的感覺。”——15歲的陳燁登上亞運會滑板男子碗池比賽最高領獎臺,這次伴隨他“飛”的不只有滑板,還有肩上飄揚的五星紅旗。
“背后是強大的祖國,這給了我們無窮的底氣和支持。”——沙排運動員薛晨在奪冠后首先感謝了祖國的培養。
“我們的目的是把這塊金牌留在中國,這是回報國家培養和自己付出的最好方式。”——自行車運動員米久江作為一個業余山地車愛好者,亞運會奪冠后感慨萬千。
“能代表中國隊出戰很自豪,奪冠的經歷也會幫助我更好地參加巡回賽。”——繼1994年廣島亞運會潘兵奪冠后,時隔29年中國網球運動員張之臻再奪男單金牌,賽后張之臻說。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謝謝團隊和現場的所有球迷,謝謝大家給我留下了最美好的亞運記憶。”“之前每次亞運會結束后都還會有下一次,這次應該是我最后一屆亞運會了。”——亞運會乒乓球男團8連冠后,35歲的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跟亞運會說再見,對于巴黎奧運會,馬龍表示,現在只管盡力打好自己的比賽,至于(去不去奧運會)結果不是最重要的。
“我喜歡的一句話是,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每次比賽后,都會有人問我為什么堅持,我的答案永遠是熱愛。因為我特別熱愛鉛球這項運動,也一直在為之努力。”——34歲的鉛球運動員鞏立姣說,她的更高目標一直是突破21米。
“冠軍是練出來、拼出來的。”——36歲的賽艇老將張亮收獲兩枚金牌,他用不懈的努力、自律和堅持彌補著年齡帶來的競技狀態下滑。
“上場前我就想‘我的對手就是我自己’,戰勝自己,今天我做到了。”——田徑運動員楊家玉在女子20公里競走衛冕后說,她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巴黎奧運會,這是她7年前就許下的愿望。
“用一萬個日常,搏一刻熱淚盈眶!”——當34歲的中國男子長拳運動員孫培原站上最高領獎臺時,他激動地說,這一切都值了。
“盡全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34歲的射擊老將李越宏在杭州亞運會上射落男子25米手槍速射個人、團體兩枚金牌,團體賽還與隊友合作打破了世界紀錄。
“我練習這個項目22年了,至今仍很喜歡。我喜歡竿子把我拋向空中的停滯感,這是我向往的感覺。”——亞運會撐竿跳高奪金后,34歲的李玲說,她對巴黎奧運會充滿期待,“希望能創造我的歷史。”
“亞運會后就是奧運資格賽,時間在催我,我不能停下,要繼續向巴黎賽場沖擊。”——中國女子橄欖球隊擊敗日本隊奪冠后,28歲的隊長陳可怡淚流滿面。
“金牌都是苦練出來的”
“不要以為我們的領先優勢不費吹灰之力,這是我們刻苦訓練、千錘百煉的結果。”——在女子雙人10米臺比賽中,全紅嬋/陳芋汐以巨大的優勢為中國跳水隊摘得本屆亞運會跳水第一金,賽后陳芋汐這樣說。
“摔倒100次也要堅持,只為一次成功”。——亞運會滑板項目女子街式決賽,13歲的崔宸曦一舉奪冠,她也成為中國亞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天賦背后,還有超常的努力。
“能在分數上實現自我突破,是平時訓練日積月累的結果。”——體操運動員張博恒以刷新個人運動生涯新高的得分,贏得亞運會體操男子全能桂冠,這是一個含金量極高的冠軍。
“這些年,我們經歷了許多大賽,打了很多比分接近的比賽,但關鍵時刻,中國女籃從來不掉鏈子。”——10月5日晚間的杭州亞運會女籃決賽,中國女籃74比72險勝日本女籃,成功衛冕。拿到金牌后,主教練鄭薇動情地說。
“大運會到亞運會,教練說從沒見我這么自律過,之前如果說覃海洋訓練能打100分,我的訓練只能打80分。這段時間,我可以給自己打97、98分。”——張雨霏能拿到六金,秘密就是自律。
“這枚金牌是通過‘魔鬼訓練’拼下的。”——中國龍舟男隊隊長陳芳佳曾經是一名激流回旋運動員,現在轉項到龍舟。在獲得男子12人200米直道競速賽冠軍后,陳芳佳說。
“今天站上起點那一刻,我就是把這場比賽當作競技生涯最后一場比賽來跑,就算拿不了冠軍,也要比出氣勢。”——繼雅加達亞運會多布杰獲得中國男子馬拉松首枚亞運獎牌后,何杰獲得了該項目亞運會首金。
“這次比賽我們秉承‘落后不放棄’的信念,要打出中國運動員的精氣神。”——亞運會羽毛球項目男團1/4決賽中國隊對陣中國臺北隊,第二場梁偉鏗/王昶挑戰東京奧運會冠軍李洋/王齊麟,一路打得很頑強,將大比分追平,賽后王昶說。
“金牌都是苦練出來的!沒有其他捷徑。”“訓練吃苦了,比賽就會輕松一點,才能在賽場上升起國旗,為國爭光。”——自1998年曼谷亞運會以來,自行車女子越野賽金牌一直牢牢握在中國隊手中。中國山地車女將李洪鳳斬獲金牌,捍衛了這項榮譽。
“戰時如平時,平時如戰時。”——獲得本屆亞運會首金的女子賽艇輕量級雙人雙槳運動員邱秀萍闡明了日積月累方能水滴石穿的道理。
“我想要的是世界紀錄”
很多運動員拿到好成績后的“凡爾賽”,是強大的實力帶來的底氣。
“其實沒什么感受,不知道自己能破世界紀錄。”——9月25日,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男子10米氣步槍個人冠軍后,盛李豪的“凡爾賽”回答。
“可這不是我想要的紀錄啊。”——9月28日,在打破女子100米蝶泳亞運會紀錄并奪得金牌之后,張雨霏說她想要的是世界紀錄。
“鞋掉了本來打算(不提了)就這么走,但感覺這樣沖刺不起來,所以還是提起來了。”楊家玉將發生在田徑賽場女子20公里競走這一意外說得輕描淡寫。楊家玉左腳鞋后跟不慎被踩下,她彎腰提好鞋,奮起直追,終將金牌收入囊中。
“大家還是稱呼我蛙泳運動員就好。”——福岡游泳世錦賽一統男子“蛙泳江湖”的覃海洋,在杭州亞運會上也拿到了所有的蛙泳金牌。不過,他不太愿意大家叫自己“蛙王”。
“很開心,父母第一次來看我比賽!”
每位運動員成長路上都少不了親人、教練、隊友等的陪伴,很多運動員在賽后都表達了對他們的感謝、感恩。
“師傅,我兌現了約定!”“師傅你應該看到,你的徒兒都這么厲害。”——來自福建的田徑運動員林雨薇和葛曼棋師從同一教練劉朝旭,兩位弟子在亞運會上摘得金牌,賽后葛曼棋、林雨薇告慰已故恩師。
“見到他們在觀眾席,我很開心,練了這么多年,他們(父母)第一次來看我比賽!”——9月24日,鄒佳琪/邱秀萍奪得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冠軍,為中國代表團奪得杭州亞運會首金。邱秀萍賽后坦言,看到父母在看臺上的那一刻,她幾乎忍不住眼中的淚水。
“請為您的外孫驕傲吧,我的姥姥!”——由張博恒、鄒敬園、肖若騰、林超攀、蘭星宇組成的中國體操男隊9月24日奪得杭州亞運會體操男子團體金牌,蟬聯該項目冠軍。肖若騰說要把這枚金牌送給自己已故的姥姥。
“我要去給我老婆(皮艇選手李冬崟)加油去。”——10月3日,中國隊在獲得男子四人皮艇500米金牌后,隊員王叢康表示這就是他接下來的安排。而妻子李冬崟說:“他沒來打擾我,我們都比好自己的比賽,這樣就是最好的支持。”這對夫妻一共拿到4枚亞運會金牌。 (轉自10月9日《中國體育報》05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