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終有回報 拼搏永不遲到——遞補奧運獎牌頒獎儀式后運動員一席談
對于切陽什姐、劉虹、呂秀芝、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吳智強來說,2023年10月4日是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三朵“競走金花”戴上了遲到11年的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銀、銅牌;四位男子接力小伙子也收到了本應在東京奧運會就榮獲的男子4×100米接力銅牌。儀式后,7人接受了采訪,言語中有對沒能第一時間獲得榮譽的遺憾,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展望。
“圓夢為自己,也不只為自己”
倫敦奧運會時,1990年出生的切陽什姐還是新秀,如今,依舊征戰在競走場上的她成為老將。4日上午,她剛剛贏得自己第一枚亞運金牌,晚上再次戴上奧運金牌,切陽什姐淚流滿面。
一路見證切陽什姐職業生涯的劉虹說:“我很能理解切陽什姐的感受,她真的很不容易,我為她高興。這十幾年來,我、切陽什姐、呂秀芝并肩作戰,能獲得這幾枚獎牌,是圓了我們的奧運夢,更圓了中國競走、中國田徑的奧運夢。這證明,我們的實力很強。希望更多年輕人受到這幾枚獎牌的激勵,加入競走、田徑行列,推動中國競走、中國田徑越來越好。”
切陽什姐表示,她職業生涯因為缺少大賽冠軍,被冠以“千年老二”的綽號,這枚金牌為她正了名,也堅定了繼續在賽場拼搏的勇氣和信心。目前,切陽什姐的主項已從20公里競走轉為35公里,為了更好備戰巴黎奧運會,她計劃再次轉項20公里,并考慮兼項馬拉松競走混合接力。
呂秀芝表示,獎牌對她、對中國競走隊多年付出都是巨大激勵,希望競走之路越走越好,更希望年輕競走人迎頭趕上,讓我國這一傳統優勢項目在國際賽場上繼續發光發亮。
“榮譽屬于所有人”
為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吳智強補發的銅牌是中國男子4×100米接力隊的首枚奧運獎牌,是四個人多年拼搏的收獲,更是幾代田徑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撫摸著胸前的獎牌,蘇炳添表示,2013年到2023年是中國短跑飛速進步的10年,很多教練員、運動員挺身而出,扮演了突破的關鍵角色。另外,“走出去、請進來”也讓國內很多短跑選手受益,雖然在場上比賽的是四個人,但背后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奉獻。“100米項目發展到現在,早就不是比個人,而是比團隊。從這個意義上說,榮譽不僅屬于我們四個人,更屬于所有參與其中為中國短跑作出貢獻的人。”
謝震業表示,不能忘記以張培萌等為代表的運動員、教練員在不同時間節點的挺身而出、接續奮斗。張培萌2013年的10秒為中國短跑打開了新視野,也解開了當時年輕短跑人心中的“枷鎖”,讓我們有信心、有勇氣去奮斗、去拼搏。
作為東京奧運會上接力隊最后一棒,吳智強說:“昨天我在現場見證了全新的男子4×100米接力隊拿下亞運會金牌,尤其是小隊員陳佳鵬在最后一棒的反超,讓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如今中國男子接力隊正經歷新老交替,但我相信年輕的隊伍一定能比我們做得更好。”
“沖向巴黎”
蘇炳添直言,競技體育永遠伴隨著高峰與低谷,美國作為世界田徑強國,狀態也有起伏。對于中國接力隊、中國田徑隊來說,重要的是在波峰時長久保持,更重要的是在波谷時快速突破。“我覺得這枚獎牌就是在我們爬升階段重要的強心針,可以提升全隊士氣。”湯星強表示,這枚獎牌將成為男子接力、中國田徑短距離項目的窗口,開啟了一個新篇章。
“凡事都需要一個起點,這枚獎牌就是中國田徑的起點,雖然當年沒能在現場登上領獎臺有些遺憾,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上,接力隊繼續努力奮斗在現場獲得獎牌。”蘇炳添說。
謝震業說:“這枚獎牌是我們四個人的里程碑,但又何嘗不是為下一代打造的新目標和新起點。既然我們能做到,擁有更優越保障條件的你們一定能比我們跑得更遠、飛得更高。” (轉自10月5日《中國體育報》01版)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