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最好的投資”——“體衛融合看江蘇”系列報道之二
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鄒區鎮的東方路是遠近聞名的“美食一條街”,在這條“三步一飯館、五步一酒店”的大街上,華佳運動健身中心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華佳運動健身中心負責人朱建華介紹:“在這里大家討論的不是吃點啥、喝點啥,而是如何運動、如何科學運動。”容光煥發的朱建華今年65歲,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很多。
朱建華算不上一個“鐵桿”運動愛好者,只因長時間居家,身體亮起“紅燈”。偶然機會得知常州市體育醫院下轄的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便選擇來此鍛煉,沒多久,便被這里“體衛融合”的創新模式吸引了。
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是常州市民生實事項目——“慢性病運動干預”的主要開展場所。2019年起,這里主要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及超重肥胖等慢病人群提供運動干預。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人在上團課,除了有專業健身教練指導,還有護士在旁隨時觀察記錄健身者身體狀況,大家隨身佩戴的運動監控臂環會將心率、血壓等指數實時反饋到屏幕上——正常為平穩的綠色,偏高/不正常則為顯眼的紅色。
“中老年人大都有慢病,不會鍛煉,更不敢鍛煉,很多健身房也不愿意接待有慢病的人群。”朱建華說,“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滿足了這一部分群體的需求,會在運動前出具詳細的評估報告和運動建議,教練嚴格按照建議執行,真正做到了科學健身。現場醫護人員全程監督,出現問題立即介入,運動安全有保障。”
幾年鍛煉下來,朱建華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越來越好,作為受益者,他也有了參與其中的打算。“2022年,我投資開了這家運動健身中心。我們與常州市體育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體育醫院定期委派技術人員、教練員協助運營,幫助我們人才隊伍培訓、診療技術提升、服務能力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等。”朱建華介紹說。記者在這座上下三層、建筑面積達1100多平方米的健身中心看到,這里的服務模式和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一樣,擁有教練和護士的“標配”,項目則是器械練習、團操、動感單車、瑜伽、普拉提等。更重要的是,一年會費只有1000元出頭,不少周圍的市民都在這里鍛煉。
“目前的會員數量并不多,收取的會費僅可以基本覆蓋教練員、醫護人員的人力成本以及水電費、日常維護的開支。但我認為,做健康產業不必太計較投入產出比,畢竟健康就是最好的投資。”朱建華說。
華佳運動健身中心只是常州乃至江蘇大力推動體衛融合、深化運動促進健康工作的一個縮影。在探索改革過程中,江蘇著力推進省市縣鄉村五級體衛融合服務機構和平臺建設,每年安排專項經費,遴選和支持一批單位試點建設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探索長效化機制。近兩年,江蘇共確定建設12個運動促進健康中心試點單位,包含三甲醫院、市疾控中心、區中醫院、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市體育醫院、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康養服務機構等,常州市體育醫院下轄的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與此同時,常州市也建立起“一中心四門診三基地”的慢病干預服務架構,確立“411”工作模式,組建了多支專業人才團隊,成為體衛融合常州模式重要基石。
常州體育醫院是當地首家體育醫院,也是體衛融合工作開展的龍頭,已建成一門診兩中心。目前,醫療專家隊伍從2016年初的不足20人擴大至80多人。常州市體育醫院還指導多家社區服務中心開設“運動促進健康門診”,依托家庭醫生簽約,為社區居民、尤其是有基礎病的居民提供高品質的運動促進健康服務。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掛牌了多家“運動促進健康基地”,華佳運動健身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合作模式除了有新建健身場所外,還與已建成運營的健身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為其提供科學健身指導的全流程支持,以此打通當地體衛融合——運動促進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常州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在繼續深化體衛融合探索的基礎上,優化服務內容、擴大服務半徑,讓更多百姓享受到體育惠民的成果。”(轉自9月12日《中國體育報》01版)
隨便看看:
- [體育]祖國放在心中 責任扛在肩上——中國體育健兒奮勇當先奏響時代最
- [體育]舉重世錦賽廖桂芳破兩項世界紀錄奪冠
- [賽事]2024綠水青山中國休閑運動挑戰賽在漓江 (平樂段)水域開賽
- [賽事]勇士末節一波流逆轉雷霆重返第5!庫里狂轟34+5+6,普爾爆
- [賽事]Yara奶油和Sashimi與劉璇私下超好 殺西米正式進駐E
- [賽事]直通德班選拔賽第二站宣告完結,四月將有三站WTT系列賽!
- [體育]從季后賽最強球星,到倒數第一!自己選的路,含著淚也要走完
- [體育]亞洲霸主地位依舊 面向巴黎仍需提升——杭州亞運會賽艇項目綜述
- [賽事]“中國第一塊紅土網球場”云南蒙自揭牌
- [體育]NBA將新增兩支球隊!16年,杜蘭特等了整整16年……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