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
中新社上海3月22日電 (記者 王笈)鋼琴與樂隊版《紅旗頌》、管弦樂《鮮紅的太陽》、交響曲《新時代》……作為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開幕演出,“浦江春潮·啟航新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題音樂會22日晚奏響于上海交響音樂廳。
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俞峰執棒,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混聲合唱團、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合力呈現,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女高音歌唱家許蕾等參演,樂隊、合唱團成員總計350余人,演出規模創“上海之春”開幕演出新紀錄。這也是上海交響音樂廳有史以來舉辦過的編制最龐大的交響音樂會。
3月22日,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演出奏響于上海交響音樂廳。 中新社記者 康玉湛 攝
著名作曲家呂其明改編的鋼琴與樂隊版《紅旗頌》、“90后”作曲家龔天鵬創作的交響曲《新時代》等一批精品佳作先后上演。
創作于1965年的管弦樂序曲《紅旗頌》,在第6屆“上海之春”開幕式上公開首演時大獲成功。鋼琴與樂隊版《紅旗頌》用鋼琴主奏重要樂段,以拓寬和豐富樂曲的表現力。“《紅旗頌》至今已有8個延伸版本,近60年來幾度修改、最終定稿。”94歲的呂其明感慨道,“本屆‘上海之春’能再度演出《紅旗頌》,我很高興,也很感謝!”
“大編制的樂隊、合唱隊,會產生豐富的音響效果,音色更加飽滿、有感染力。”俞峰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之春”持續力推新人新作,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管弦樂序曲《紅旗頌》等都是從這里“出發”,后廣為人知。青年作曲家龔天鵬的交響曲《新時代》在本屆“上海之春”開幕時上演,很有意義。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音樂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承載了新中國音樂60余年的歷史底蘊,亦是海內外文藝界交流、借鑒、切磋的重要平臺。本屆音樂節將舉辦66臺主體演出。其中,國際演出占比超過30%,團隊來自德、意、法、俄等10余個國家;新人新作展示項目占比超過40%,中國原創活力進一步顯現。(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