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是影視題材鄙視鏈最底層嗎
導讀:
從2022年的《夢華錄》《蒼蘭訣》,到2023年的《長相思》《一念關山》,再到2024年已經開播的《與鳳行》和待播的《狐妖小紅娘》《長相思2》等,古偶“流量密碼”的地位愈發穩固而不可摧。各大視頻平臺也爭相發力古偶劇,大制作、大IP、大咖演員齊上陣,只為打造出一部爆款古偶,“殺瘋”市場。
盡管如此,古偶依然逃不出成為影視題材鄙視鏈最底層的命運。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古偶受眾低齡化,劇情淺顯缺乏深度,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的確有部分古偶存在演員演技尷尬、造型審美降級、魔改原著劇情等硬傷,拉低了古偶的整體口碑。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認優質古偶劇的存在。如《夢華錄》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茶百戲、蹴鞠等市井活動,還原北宋的人間煙火;《長相思》在故事塑造和演員演技的加持下,刻畫了堅強獨立、真誠美好的女性角色;即便由新人幕后團隊和演員打造的小成本古偶劇《古相思曲》,也憑借新穎的敘事方式和深刻動人的情感描繪打動了觀眾。
可見,高品質、高口碑的劇集并不限制題材。演員演技成熟,裝造、布景審美在線,劇情邏輯經得起推敲,便有可能成就優質劇集。古偶劇并非平庸、低俗的代表,所謂不盡如人意的背后,是部分資本、團隊想借助高流量題材換取收益和熱度,追求名利雙收的效率,而非內容質量的結果。精良的制作和真誠的表演,永遠經得起題材的推敲。
(據央視網文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