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上市在即:預售價12萬元起,指導價會降低還是升高?
比亞迪全新車型秦L即將上市,該車將搭載全新DM5.0插電混動系統,并且號稱綜合續航里程超過2000公里。
因為不論是其全新混動系統還是所謂的超高綜合續航,在實際應用中都不是最重要的;首先來看其搭載的DM5.0,發動機還是1.5L,匹配的是E-CVT混動專用變速器,所以發電機和驅動電機還是集成在一起。新混動系統從之前拿到的專利資料里可以看出一些差異,主要差異還是發電機耦合驅動,其他方面的變化并非很大,當然這只是基于資料的個人理解。
但是它的“橫置機型”是確認的,既然是橫置混動專用變速器,其適配的兩驅車就是最基礎的前驅。
關于續航
在確定秦L采用前驅混動系統之后,下一步需要分析的則是“2000km+”的綜合續航里程。
有意義嗎?
它的油箱容積據說是65升,并宣稱NEDC工況的百公里耗油量不到3升,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則的續航里程應當是2166公里以上;具體沒有提到超過該數值,耗油量則應當是3.2L/100km左右。
看起來耗油量真的很低,不過插電混動或增程汽車所公布的耗油量一般是“最低荷電油耗”或“WLTC綜合油耗”,NEDC的測試模式相比WLTC或模擬最低荷電是寬松一些的,其真實續航究竟是多少還需要測試。
然而作為普通插電混動轎車,其最需要的不是很長的綜合續航,而是足夠長的純電續航里程。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車主要用于家用代步,跑長途的機會并不多;而且即便是跑長途也不需要單箱油跑出一兩千公里,因為加油站有超過12萬座,到處都是加油站。除非要往無人區開,可是這種前驅轎車能開去那里嗎?
反之,日常用車以充電的方式駕駛,其成本會遠低于使用混動模式。
就算混動模式實際耗油量在4L/100km左右,百公里油費也會在32元上下;而使用新能源汽車專用充電表并在晚間10點以后預約充電的話,一度電的單價最低僅0.3元多一點,那么即便按照15kWh/100km來計算,一百公里的電費開支也不到5元。
所以絕大多數插電混動汽車用戶在實際用車過程中都是在用純電模式,只是偶爾的長途駕駛才會用到混動模式——一年跑一兩千公里混動模式,就算百公里懸殊一升也不過是懸殊一二十升油,也就是一兩百塊錢;但如果純電里程較短而需要在日常用車時頻繁使用混動模式,那用車成本的差異就會很大了。
比亞迪秦L的CLTC工況純電續航里程是80公里和120公里,注意重點:CLTC。
CLTC的測試“寬松度”超過NEDC,WLTC標準最高,CLTC測試值要折算為WLTC大約要減去30%;對應的標準大約為55公里和85公里左右,這個標準在2024年的12萬元級轎車里算不上高。
橫向對比
秦L的預售價是80KM領先型12萬元起,是前驅中型轎車,CLTC工況純電里程80公里和120公里。
參考競品:
1.長安深藍SL03增程版,售價13.99、14.59、16.69萬元,綜合優惠后的實際起售價與秦L預售價相當。車輛采用后置后驅系統,破百7.2-7.5秒,中低配CLTC工況純電里程為135公里,旗艦版為200公里。
在價格相當并且都是中型車的前提下,其起步純電續航里程超過秦L長續航版,后驅系統操控樂趣更高;車機用高通驍龍8155芯片,標配3個毫米波雷達。
2.零跑C01增程版,售價13.68、14.58、15.58萬元,終端也有一定幅度優惠。車輛采用后置后驅系統,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是目前同級車最高標準,百公里加速7.6-7.8秒。
中低配CLTC工況純電續航里程為216公里,旗艦版為316公里,作為中大型轎車,其最低荷電油耗為4.9L/100km。
并且同樣使用8155車機芯片,低配版雖然沒有毫米波雷達,但是中高配版本均有3個。
綜上所述,目前以12萬元左右的預算即可選擇到后驅中型甚至中大型轎車,純電續航里程少則135公里多則216公里,其中還有前懸架用雙叉臂的選項;回頭再看比亞迪秦L,起步CLTC工況續航只是80公里,用最基礎的前驅,同樣是12萬元的預算,同樣是自主品牌的轎車,秦L有12萬元起售價的價值嗎?
所以筆者認為秦L的售價應當會降低,其合理的對標競品應當是五菱星光,其混動版售價為7.98-10.28萬元;CLTC工況純電里程為70公里和150公里,最低荷電油耗3.98-4.09L/100km,這是中型前驅混動轎車的合理標準與售價。
天和Auto編輯,歡迎轉贊評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