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發現適度提高抗瘧藥劑量有助防瘧疾復發
導讀:
新華社堪培拉9月26日電(記者章建華)澳大利亞孟席斯衛生研究院和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現有基礎上適度提高抗瘧藥伯氨喹使用劑量,有助于防止瘧疾復發。該研究成果已發布于《柳葉刀?傳染病》期刊。
該團隊25日發布新聞公報表示,他們分析了全球6800多個病例使用伯氨喹防止瘧疾復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后發現,如果將伯氨喹的劑量從3.5毫克/千克體重提高到7毫克/千克體重,會造成有限的胃腸副作用,而瘧疾復發幾率可以減半。
部分瘧疾類型如間日瘧和卵形瘧在治愈后仍會復發,這是因為其瘧原蟲的遲發性子孢子潛伏在肝細胞中。瘧疾治愈的標準是患者血液的瘧原蟲被清除,但肝細胞中的遲發性子孢子遇到合適條件可以進入血液裂殖為新的瘧原蟲,導致瘧疾復發。
論文的聯合第一作者、孟席斯衛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布?康芒斯在公報中說:“我們幾十年來都未充分發揮伯氨喹的作用。”論文聯合作者、墨爾本大學生物統計學家梅加?拉賈塞卡爾介紹,該研究的第二部分認為,相對于瘧疾復發的巨大風險,可以增加伯氨喹劑量。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