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綠能李振國:光伏需求空間巨大,創新是發展最大引擎
近日,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SNEC)在上海舉辦,包括光伏生產設備、材料、光伏電池、光伏應用產品和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統、儲能、移動能源等展出內容吸引近50萬人注冊觀展。
對于光伏行業的火爆,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3年SNEC盛況空前,印證了此前他們對行業發展的預期:隨著“碳中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各個國家紛紛調高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和使用比例,在氣候行動和能源轉型兩大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到2050年,電力將成為主要能源載體,而光伏電力將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光伏發電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全球光伏已正式進入太瓦時代,而中國或將在2030年步入太瓦時代。光伏發電已可承擔能源轉型的重任,且未來成本還將持續下降。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行業越是火爆,越要理性謹慎發展,因為光伏行業永恒的主題沒有變,仍然是電池轉換效率的提高和度電成本的下降。”李振國認為。
近年來,隆基始終堅持將科技創新融入企業發展,以持續的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無論是單晶RCz技術,還是金剛線切割技術,抑或是將PERC技術、雙面技術導入量產,隆基始終行走在以科技創新帶動全行業度電成本不斷下降的軌道上。
此次展會期間,隆基帶來了兩大創新成果,分別是基于2022年11月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轉換效率26.81%世界紀錄概念產品2681,以及隆基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1.8%的轉換效率。此外,隆基隆基綠能創新生態協作平臺也正式面向全球發布。
在回答部分媒體關于“產能過剩”的提問時,李振國表示:從過去10多年的發展來看,產能過剩永遠是階段性的,而且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競爭越來越激烈,也加快了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歸根結底,要實現良性競爭,創新仍然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最大引擎。如今的情況與2005年~2008年的情況類似,似乎任何闖入者都能賺到錢,但很快就形成了過剩。2012年,市場規模30GW,行業產能沖到了50GW,但今天回頭來看,50GW仍然不夠。隨著“碳中和”在全球形成共識,能源轉型是一件確定要發生的事情,光伏市場規模一定會有所增長,但階段性過剩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企業應當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好充足的準備。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