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成交量“狂飆”,4月買房是明智嗎?不看3個條件很危險
這段時間,關于買房的話題甚囂塵上,不少“專家”、大V、網上的懂房人等都紛紛開始卯足勁兒為樓市“說好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3月作為金三銀四的一部分,成交量出現了顯著提高,首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在3月重回“萬套時代”;成都2.6萬套領跑全國;廣州網簽數創2021年5月以來新高,尤其是豪宅二手房受熱捧;上海將突破2.3萬套;北京二手房月成交突破1字打頭的銷售水平,突破2萬套……其次,國家明確要推進二手房帶押過戶,如今已經在百余城試點,打通了背負房貸的二手房轉手程序繁瑣、貸款轉移難、再次抵押難等多個問題,想要降低價格購買房貸房的家庭,現在可以入市,有機會提高掛牌二手房的購買率。
最后,整體樓市環境下,根據中指院數據統計顯示,3月,一線城市成交面積整體環比漲73.0%,同比漲83.9%;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漲54.7%,同比漲70.9%;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量環比漲幅28.6%,同比漲幅為60.1%。
樓市回暖從數據看較為明顯,對于老百姓來說,4月份是不是最佳買房時機呢?我覺得以現如今的樓市變化,還是要更理智選擇入市時間,看完以下這3個條件再決定,會更保險一些:
第一,樓市需求釋放后遺癥
樓市成交量火熱,原因不只是需求真的有這么多,首先,之前央行就曾公布過,城鎮住房擁有率達到96%,如今,真剛需較少,買房的主要是改善型住房需求。其次,我國經歷了3年疫情影響,如今這一批接一批的購房群體,主要還是之前已積壓待釋放的購房需求正在消化。最后,三胎政策實施后,即便有多省出臺了配套福利政策,2022年結婚和生育率仍然在走低,新增人口數量首次跌破千萬。當舊的購房需求釋放殆盡后,不可避免的就是樓市降溫,那么著急在樓市剛火熱起來,房價被推漲的階段買房的人,會不會成了高房價接盤客,就很難說了。
第二,房住不炒繼續實施
買房的目的,對于老百姓來說,除了居住,很多人還是為了給后代留下一份資產,抵御貨幣貶值,可是從如今的房產投資價值來看,房子的增值空間極其有限,因為國家目前仍在大力實施房住不炒,扶持實體經濟,房價大漲的時代已經不復以往,買了房,將存款壓在房子上,面對樓市房產過剩,市場存量房數量多、去化周期長的壓力,短時間房子難轉手,轉手收益少,急需用錢拿不出,考慮到這些現實問題,買房的必要性還是要仔細斟酌。
第三,就業和失業
房價處于高位橫盤下,用網上傳播已久的吐槽來說,與曾經的房價對比,就是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的時代,除了少部分高收入人群家庭,多數普通中低收入的工薪家庭,買一套差不多的房子,除了首付,還要向銀行借貸,就涉及到每月必須按時還月供的要求,但現在的就業市場并不是特別樂觀,經濟環境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如果要買房,需要很穩定的工作,避免剛買房,失業,還不上房貸,就要增加罰息,到6個月,仍然欠繳,就將被收走房子,到那個時候真的就是錢房兩失了。再來就是,今年又有超1000萬畢業生增加,求職市場承壓巨大,如果不能確定工作和收入是否穩定,短時間還是先別著急跟風入市好一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